?我們學校叫紅衛小學,後來改名為湯原鎮第壹小學。學校附近有兩個以種菜為主的農村大隊,壹個是興華社,壹個是盛興社。這兩個大隊的孩子也上小學,比城市工人的孩子還窮。董家興就是這些農村孩子中的壹員。他家在興化大隊,有兩個弟弟,三個妹妹。他是老板。
?董家興小時候老實木納,面黃肌瘦,身材瘦小,明顯營養不良。他經常被欺負。在那個貧窮的年代,校園裏不乏欺淩和暴力。沒有富足和學習的有序氛圍,剩下的就是欺淩和暴力。打人打架是常有的事,原因也是隨機的。例如,如果妳看著某人,妳可能會挨打。妳在看什麽?惡霸生氣的問(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麽惡霸不讓我看人。也許看人代表不屑和鄙視,是對其尊嚴的侵犯?未知)。這個時候,如果妳看不起自己的眼睛,可能就結束了。如果妳拒絕接受,妳可能會被打。董家興經常被欺負,被欺負不需要理由。他小時候,大人們都在忙著爭命,沒人關心他。他的胳膊被開水燙傷了,留下了傷疤。後來可憐的胳膊被砸成了粉碎性骨折,也沒認真去醫院(不壹定管用,醫院也沒有認真的醫生)。結果斷骨胡亂長在壹起,他的胳膊變形了,彎不了。而妳只能忍,忍到別人受不了,抱不平,罵惡霸,這件事就過去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同學董家興慢慢長大了。他沒有像其他農村學生壹樣輟學回家種地,也沒有早早結婚。他堅持在學校混。那時候上學最合適的解釋應該是混。壹個“混”字代表了無奈和無助,因為妳除了上學,無處可去。學生主要是學習,但是真的學不到東西。妳想想,壹篇五個字的課文,學了壹個多星期。從教學進度和質量來說,妳還想學什麽?於是我們的董家興開始看課外書。他在課堂上偷偷看了《阿q正傳》(誰知道他從哪弄來的)。沒有人能理解這本書。他讀了壹遍又壹遍。據說他可能讀了二十多遍就把書上的單詞都背下來了,但我相信他還是沒看懂。看不懂就得看,不然幹嘛呢?總比聽老師瞎念叨強。原諒我這樣評價老師。雖然也有壹些好老師,但是當時的師資力量確實是那樣的。
?1974年,我們上了中學。中學的時間也比較寬松隨意,很期待參加暑期鋤地。現在是夏鋤季節,農村或者農場的地是鏟不完的。學生被動員去打工半個月,背著行李去農村農場,住農家樂。那讓我們很自由,可以和女生近距離接觸,所以很受歡迎。另外,讓我們開心的是運動會,是我們自己的奧運會。它莊嚴、神聖、歡樂的運動之美,將永遠印在我們可憐的童年記憶裏。
?突然有壹天,我開始高考,1978。我粉碎了“四人幫”,開始了經濟建設。老師成了指路明燈,真正有知識的老師被吹捧,整天混日子的學生突然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熱情壹下子被點燃,校園裏的學習氛圍空前高漲。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我們的董家興光榮出場了,這次不是作為壹個弱小被欺負的人,而是作為壹個類似於今天的學霸。想想吧。他小學就能看《阿q正傳》。他的水平能低嗎?那頭瓜子能壹般嗎?董家興的腦袋真的不壹般。他的能力不在文學方面。他看《阿q正傳》其實是瞎看的,他真正的能力在數學、化學、物理。這太神奇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董家興的數學和物理能力到底強到什麽程度?就說考試最高分100分吧?他考試得了120分。為什麽?老師在正常試卷上又加了兩道題,叫附加題。壹般人連卷子裏的題都做不完,董家興卻壹下子做完了,還得了滿分。如果不是學霸這是什麽?從此,董家興名聲大噪,那些以打人為生,別人看著就打的人不知道逃到哪裏去了。
?1979,那個難忘的夏天,我們通過了高考。董家興考上了大學。雖然只是個普通院校,但是1979。那是在壹個小縣城。那個小縣城幾百個應屆畢業生只有十幾個考上了大學,當年只有28萬人考上了大學。如果現在計算候選人比例,都可以稱之為博士。
?總之,塵埃落定,董家興開始享受同學、老師、社會、父母的羨慕和嫉妒。他引起了轟動,整個村子都在談論他,所有有女兒要嫁的人都在考慮娶她們的可能性。在等待入學的時候,他媽媽給兒子的同學準備了飯菜。青少年瘋子!喝狼!杯子和飯菜亂七八糟。辛苦了壹輩子的父母,看著兒子和同學互相呵斥,抒發豪情,感到幸福和自豪。
?
?大學時光匆匆而過,浪漫,風輕雲淡,隨風而逝,不留痕跡,無需細說。畢業後,董家興被分配到縣城高中。他工作了,賺錢了,當了老師,於是成了鐵飯碗,成了幹部,父母也滿意了。他對自己不太滿意,仿佛生活又回到了進大學前個人奮鬥的時光。他以前的同學,那些不怎麽讀書的,不太聰明的,沒什麽出息的,轉身又在縣城混了。有的成了銀行職員,有的成了政府幹部,他只是個老師。生活好像又回到了原點,他還是比不過那些誇誇其談的同學。他們父母好,都是幹部,有特權走後門安排孩子,讓年幼的孩子在社會上吃喝玩樂更方便,更囂張。更何況董家興還有五個弟弟妹妹,都是哥哥的驕傲和依靠。總之他要幫父母養這些弟弟妹妹。
?董家興明白,知識改變命運。在他的指導下,弟弟被壹個中等生考上了大學,比他更優秀,更有前途。妹妹沒有上大學,父母堅持認為女孩畢竟是人家的,沒有給她更多的教育。他還是幫了姐姐,三個姐姐都在哥哥的資助下結婚生子。他們的下壹代也受益於他的叔叔。他把他姐姐的女兒帶到他家,供她們上學、當兵和就業。
?他自己的生活呢?董家興是如何過個人生活的?他沒有走知識救國的道路,甚至沒有充分發揮自己在數學和物理方面的聰明才智。他只在學校做過化學實驗室老師和宿舍老師。不是他教不下去,不是他上不了壹線,是他家庭負擔太重,他要先過日子。他就像壹匹被困住的母馬,軸上的擔子太重,只好拼命拉著車往前走!
?對了,董家興這時已經結婚了,老婆是望江糧庫的女工。以他的教育背景和火熱的名氣,他本可以找到壹個漂亮體面的女孩,有壹份好工作。不知道為什麽,他只找了壹個農村糧庫的女工。可能她比較不做作,比較入公婆的眼,所以董家興就娶了她。不久他們有了孩子,他們接連生了兩個孩子,壹個兒子壹個女兒,還算比較滿意。問題是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問題是他媳婦後來下崗回家了。這些問題和困難都是留給他的,他得支持!怎麽餵?靠自己幾十塊錢的工資是不可能的。好在改革開放了,妳就不餓了。開個小店,送貨,賣冰棍冷飲,賣面包,賣衛生紙,能賣什麽就賣什麽,夫妻倆起早貪黑地幹活。如果孩子吃飽了,工作就耽誤了。董家興在單位被邊緣化。領導明確告訴他,妳不要和壹線老師爭待遇。什麽治療?職稱和職務,這些都是壹個老師的立身之本。沒有這些,誰會尊重妳?他也承認這是他生命的終點。反正他有兩個孩子。反正他的兩個孩子都挺讓人失望的。反正兩個人都在上大學。董家興說,我把女兒送到國外過自己的生活。兒子,我必須讓他受苦。當他去當兵時,他必須保衛他的國家!他的兩個孩子真的很有前途。女兒大四護理專業,畢業後定居瑞典。她嫁給了壹個高大的瑞典人。我兒子畢業於新疆塔城的軍校,就是紅其拉甫那個地方,挨著巴基斯坦。兩個孩子生了五個孫子,現在他是五個孩子的爺爺。
?我和董家興是小學、中學、大學的同學。我們可以說很了解他,只是工作不同,平時接觸不多。這壹年,我們都退休了,突然冷靜下來,在壹起了,才知道嘉興的生活其實改變了很多。他善良的老母親已經去世,嘉興人很孝順。他父親去世後,他母親壹直和他住在壹起。前年,她媽媽去河南姐姐家,突然生病,三個月後才去世。因為流行病,他不能去為他的母親送行。另壹個變化是,多年來身體壹直不好的妻子,這幾年體重越來越重,長期入院。這個大家庭只剩下董家興壹個人,守著自己開了20多年的小店。人到老年,辛苦了壹輩子,本該享受生活,卻孤獨寂寞。
?今年5月,賈星生平第壹次出門。他去上海參加侄子的婚禮,去鄭州的姐姐家看望姐姐。回來的時候帶回了已經變成骨灰的老母親,壹路被他扛回家。
?
坐在嘉興的店裏,聽他講他的生活,他的母親,他的哥哥姐姐,他的兒孫。他說我準備換店,開壹輩子店,不幹了。我得順便去看看我的孫女和公婆。說實話,兩個孩子的公婆我壹個都沒見過。這次我會順道拜訪。畢竟孩子結婚好幾年了。走完了,參觀完了,還要回來,回到家鄉。我妻子還在精神病院。我不能離她太遠。
?這是董家興,我小學、中學、大學的同學。他的經歷讓我感動,也讓我印象深刻。我想到方方的小說《屠個人的悲哀》(我反對方方的《武漢疫日記》,但欣賞她的《屠個人的悲哀》)。董家興與《屠個人的悲哀》的主人公相似,但又不完全壹致。他在生活中的堅韌和忍耐是壹種品質,就像壹堆雜草,搖曳著黃色,卻沒有折斷,壹直倔強地昂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