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出生於1982年,15歲那年就被人稱為了“斯諾克神童”。2005年,從資格賽打起的他在決賽中戰勝了斯蒂文斯,奪得了象征著最高榮譽的世錦賽冠軍。
墨菲技術全面,心理素質在年輕選手中也屬於壹流。但是在拿下世錦賽冠軍後,他經歷了沈寂的2006賽季,並被質疑是運氣好才獲得了世錦賽冠軍。2007和2008賽季,肖恩·墨菲蟬聯了馬耳他杯冠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斯蒂芬·馬奎爾
出生於1981年的馬奎爾,在中國公開賽上成功獲得冠軍,成為了本賽季兩奪排名賽冠軍的唯壹壹人。中國賽冠軍同時也是他職業生涯中獲得的第4座排名賽冠軍,這使得他加入了此前只有11位頂尖高手組成的“4冠名人堂”。
從1998年轉為職業斯諾克選手以來,馬奎爾花了6個賽季才奪得個人的首個排名賽冠軍——2004歐洲公開賽冠軍,而在2004年賽季中他還獲得了著名的英錦賽冠軍,無論是名聲還是積分都有突飛猛進的變化。而在此後他壹度狀態下滑,直到2007年11月,他才奪得了自己將近3年以來的又壹個排名賽冠軍——北愛爾蘭杯,而這次問鼎中國賽冠軍則是他第二次單季斬獲雙冠,而目前賽季還有最後壹項大賽世錦賽沒有進行,如果能夠最終完成單季3冠的夢想,那麽就將追平奧沙利文在2004—2005賽季的成就。
塞爾比
24歲的塞爾比1999年躋身職業巡回賽,此後他的世界排名便壹直穩步上升。
2008年1月,塞爾比以世界排名第11的身份首次受邀參加溫布利大師賽,再次以不可思議的心理素質過關斬將,殺入決賽。在與斯蒂芬·李的決賽中,他風卷殘雲般連下八城,以10比3的懸殊比分封冠加爵——這也是塞爾比職業生涯中第壹座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冠軍獎杯。決賽中他四度完成單桿破百,並創造了壹個塵封19年的紀錄——成為在1989年亨德利問鼎之後,首次參加溫布利大師賽即獲冠軍的第壹人。
壹個月後,塞爾比在威爾士公開賽中延續了自己的良好狀態,並在決賽中擊敗奧沙利文,獲得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壹個排名賽冠軍。
尼爾·羅賓遜
1982年11月出生的羅賓遜,被視為斯諾克球壇最閃亮的壹顆未來之星。
上賽季,羅賓遜獲得了兩項排名賽冠軍,出生於澳大利亞的他也因此享有了壹個外號——“墨爾本機器”。
瑞恩·戴
瑞恩·戴出生於1980年,來自威爾士的他已經兩次打進克魯斯堡的世錦賽正賽,這壹成績足以證明這個威爾士小夥的確在斯諾克上很有天賦。
瑞恩·戴第壹次出現在世錦賽電視直播畫面上是在2004年,當時這個新人給希金斯制造了很大的威脅。不過,在最後壹個粉色球失誤後,戴還是被淘汰出局。但是憑借著出色發揮,他還是成為了唯壹壹名第壹次出現在克魯斯堡世錦賽,就打出三桿過百成績的選手。
另外還有89年的特魯姆普、86年的馬克·艾倫、85年的柯普、87年的梁文博、87年的丁俊暉
糾正樓上的壹個錯誤。傅家俊不是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