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出自《論語·學而》,作者曾子。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實踐過?”
註釋
(1)曾子:即曾參(shēn)(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鄫國後裔,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南武城(現山東嘉祥,壹說山東平邑)人,是被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省(音xing),檢查;察看;反省。三省有幾種解釋:壹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本文中指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到“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忠:舊註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壹心壹意。
(4)信:舊註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傳授,傳”字有兩解,壹,師傅之於己,壹,己傳之於人。
(6)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壹樣,指實踐。
作者簡介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參(學術界有兩種說法,壹讀shēn,壹讀cān) ,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壹,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後代。 其父曾點,字皙,七十二賢之壹,與子曾申同師孔子。
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壹歲。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後世尊為"宗聖",成為配享孔廟的四配之壹,僅次於"復聖"顏淵。
成語:
三省吾身
拼音:sān xǐng wúshēn
解釋:
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這壹章講的是學習態度,強調自我反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