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七七事變”84周年,為什麽說遺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七七事變”84周年,為什麽說遺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1937年7月7日這天深夜,日軍豐臺駐屯隊步兵少佐壹木清直,率隊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舉行演習。隨後突然以士兵誌村菊次郎失蹤為理由,要求進入宛平城找人,遭到了中方守軍的嚴詞拒絕。

隨即壹木清直率隊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駐軍奮起反抗,“七七事變”就這樣爆發了。這場蓄謀已久,而且有針對性的武裝侵略,是日軍全面侵華的開端。在84年後的今天,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有關這次事變的幾個問題。

1、士兵誌村菊次郎真的是偶然失蹤了嗎?

七七事變那天夜裏8時40分左右,駐紮在宛平城內的中國士兵突然聽到了壹陣密集的槍聲,隨後便看到壹群日本軍人帶著武器來到了城門前。他們聲稱壹名士兵失蹤,懷疑進入了宛平城內,要求開門搜查。

與此同時,在宛平城不遠處的永定河大堤上,中國守軍發現了壹名鬼鬼祟祟的日本兵。當時的守兵排長齊國軒回憶,那天吃過晚飯有人說到看到壹個日本兵在駐地附近徘徊,看到我們的士兵也不走。最後壹陣槍聲過後,他才轉身離去。

種種證據顯示,這個在大堤附近轉悠的日本兵,極有可能就是失蹤的二等兵誌村菊次郎。而且在七七事變戰鬥爆發前,他就已經回到了軍營。但是獲知消息的日軍指揮官壹木清直仍然下令“堅決開始戰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和誌村菊次郎失蹤類似的還有藏本英明失蹤事件。1934年,日本駐南京領事館副領事藏本英明接到了上級密令,命令他自殺殉國。然後企圖以此來要挾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結果藏本英明貪生怕死,偷偷跑到紫金山藏了起來。

日軍剛剛開始與中方交涉,藏本英明就被當地村民揪了出來,於是日軍的計劃也因此破產了

2、日軍為何要選擇盧溝橋作為事變地點?

盧溝橋又叫作蘆溝橋,它位於北京市西南約30裏的地方,因為橋下的永定河人稱蘆溝河而得名。早在戰國時期,盧溝河渡口壹帶就是燕薊的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當年馬可波羅就是從這座橋上,進入的北京城。

在盧溝橋東側,是明末崇禎年間為了拱衛京城而修建的宛平城。當時的北平,已經三面受敵被日軍圍困在了中間,只剩下宛平方向的還有中國軍隊駐守。倘若宛平失手,平漢線就會被日方切斷,那麽北平淪陷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在七七事變爆發之前,日軍就經常以演習為名在宛平城附近轉悠,背地裏偷偷的繪制地圖,偵察地形。1937年6月份,日本東京已經開始盛傳“七月的北平,將上演南滿鐵路柳條湖壹樣的事件”。

進入7月,日本駐軍更是把演習拉到了距離宛平城僅有壹千多米的龍王廟壹帶。狼子野心,壹目了然。而且在沖突爆發後,7月8日淩晨,雖然天還沒亮壹炮日軍就壹發命中了宛平城裏的專員公署,將公署給徹底炸毀了。

根據當時公署的官員回憶,專員公署成立當天,日方駐軍隊長壹木清直還親自帶人來祝賀。雖然宛平城離日軍駐地幾裏地遠,壹行人居然壹改往日騎馬的習慣,步行走過來的。

壹木清直的手下還在公署附近轉了又轉,誰都想不到,實際上他們是在用步子測量公署的地形。由此可見,日軍是有準備,有預謀發動的盧溝橋事變。

3、為什麽說遺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1937年12月,日軍進攻到了南京城上新河壹帶。因為害怕燒火炊煙會引來日本人,倪翠萍家已經好幾天沒有生火做飯了。

“妳去門口河邊淘點米吧,幾天不吃飯大人能忍孩子也頂不住呀!”倪翠萍的媽媽這樣對丈夫說。

倪翠萍的爸爸起身去河邊淘米,沒想到居然碰見了日本人。他們看到的倪翠萍爸爸蹲在河邊,舉起手中的步槍連開了三槍,倪翠萍的媽媽在門口急忙跑過去,抱住血泊中的丈夫壹聲還沒喊出來,就又被壹槍打死。

倪翠萍那時候只有11歲,聽到門口的槍聲就趕緊跑出家門,被眼前這壹幕嚇暈的同時也被鬼子壹槍打穿了肩胛骨,昏迷不醒。

後來,倪翠萍和姨父姨媽住在壹起。在日本兵進城壹個月後,他姨父被漢奸抓走了,最後才知道是被拉去當了活靶子。

因為肩胛骨的傷口由於沒有及時醫治,後來化膿感染,生了蟲子。倪翠萍在姨媽的幫助下,用老虎鉗生生拔出了子彈片。從此以後,倪翠萍的手留下了後遺癥,舉筷子吃飯都艱難,每到陰雨天疼痛就會把她帶回那段不忍回憶的日子……

“因為母親沒有奶水,所以小弟弟壹直哭鬧。碰巧有十幾個日軍從堤壩上方走過,他們順著哭聲找來,發現我母親後欲強奸她。母親抱著弟弟奮力反抗,日本兵奪過弟弟用力摔在了地上,母親哭喊著撲倒在地上,日本兵趁勢對著我母親開了兩槍。

三天後,我父親和村裏其他男人壹起被日軍帶走了,應該是做苦力修建炮樓去了,從此這輩子再也沒了音訊。又過了兩天,又壹批鬼子來到我家,他們竟想要強奸我11歲的二姐。二姐極力反抗,壹個日本兵抽出軍刀,將她從頭劈成了兩半。

短短的六天,我家破人亡,變成了孤兒……”

這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姜根褔老先生生前回憶錄裏的內容,那壹年他剛剛8歲。姜根褔原本姓徐,家中八口人有五人遇難,自己和兩個弟弟分別被三家人收養,從此改作他姓。

1937年12月13日淩晨,日軍從中華門攻入南京,隨後的6周內,殘殺了30萬中國人,相當於每12秒,就有壹個人慘死在日軍屠刀之下。我們能代表他們遺忘歷史嗎?我們能代表倪翠萍、姜根褔原諒那段行為嗎?

有人說為什麽總是舊事重談,因為我們沒有資格代表他們去原諒那段歷史。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作為後人,如果我們遺忘那段歷史,就是在背叛自己的民族。銘記歷史,居安思危,讓我們為英勇奮戰的革命前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