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徐悲鴻和劉海粟有什麽樣的仇恨?

徐悲鴻和劉海粟有什麽樣的仇恨?

徐悲鴻與劉海粟結怨的來龍去脈

在中國近現代畫壇上,徐悲鴻與劉海粟都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大師,但這兩位大師之間的關系卻很糟糕。劉稱徐悲鴻是其弟子,徐則稱劉海粟是“漢奸”。

青年參考報道 在中國近現代畫壇上,徐悲鴻與劉海粟都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大師,但這兩位大師之間的關系卻很糟糕。劉稱徐悲鴻是其弟子,徐則稱劉海粟是“漢奸”。

同心出版社於2009年6月出版的榮宏君所著《世紀恩怨——徐悲鴻與劉海粟》壹書,披露了兩位大師結怨的來龍去脈。

1.徐悲鴻寫給周揚的兩封信

繪畫之余,筆者尤喜收藏藝術界名家的書劄。在筆者收藏的眾多信劄中,徐悲鴻1953年寫給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周揚的兩封信較為特殊,徐悲鴻在信中竟直呼劉海粟為“漢奸”。那麽,徐悲鴻的指責可有根據?

下面,先把兩封信的原文附錄如下:

這兩封信寫於1953年,也就是徐悲鴻去世的那壹年。徐悲鴻直呼劉海粟為“漢奸”,這引起了我對徐悲鴻與劉海粟關系的關註。

有人說,徐悲鴻與劉海粟分別代表了中國近代美術史上的京派與海派,因此兩人之間的恩怨背後,是京派與海派兩大畫派之間的紛爭;也有人說,這是文人相輕的狹隘思想作祟的結果。但在我看來,畫派紛爭的解釋並不成立,因為若是論起畫派的根源,兩個人都是江蘇人,又都曾留學歐洲,所謂的紛爭,也只是藝術風格的不同而已。文人相輕的說法更是無從談起,畢竟徐悲鴻提拔了藝術界的很多後起之秀。

周揚先生:

……

前幾日,我為抗議漢奸劉海粟出任華東美專校長,曾與先生面談,並致長函備忘(又附覽劉國畫兩冊)。今覺意猶有未盡,再述如下:

劉海粟充當漢奸,其罪行輕重如何,吾人姑不置論,其喪失民族氣節,則是事實。此乃吾人最蔑視者,所謂“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之汙點。再則,劉海粟抄襲他人作品以蒙蔽人民,鐵證如山,為清除文藝界之惡劣作風,此乃典型事件,我當堅持抗議到底!願知先生意見……

此致

敬禮

徐悲鴻

六月五日

周揚部長:

今日先生談擬開座談會,令劉海粟檢討,我回來思量,以為不必要,原因是:這可能成為像劉海粟在上海時自吹自捧的“檢討會”,不解決問題。我以為應叫他坦白下列各點:

(1)上海淪陷時間與日本人有那(哪)些勾結?參加過那(哪)些媚敵活動?擔任過何種職務?

(2)***盜(剽)竊過那(哪)些作品?(如果寫明仿某人作品不算)壹壹列舉出來。

(3)誰販賣形式主義?誰毒害了青年?是我還是他?誰是誰非?應嚴格檢討。

以上各點,須在壹星期內交出材料與文化部,如果他能忠誠老實交代,我同意寬大處理。如果他還隱瞞或辯護,足證問題嚴重,文化部應嚴加追究查辦,我想先生當能同意。我當繼續收集有關材料,在他坦白期間暫不發表。

此致

敬禮

徐悲鴻頓首

七月八日

2.劉海粟曾作畫鼓舞軍民抗戰

那麽,劉海粟真的是漢奸嗎?

事實上,抗戰伊始時,劉海粟曾表現出壹個中國人的責任感與愛國熱忱,他的畫作也成為那段歷史的證明。

1936年,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劉海粟有感而發,作國畫《虎踞圖》,表達了全國人民要求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同願望。

1937年“八壹三”淞滬戰役打響,劉海粟有感於“八百壯士”的英勇抗戰,即興創作了油畫《四行倉庫》,大大地鼓舞了軍民的鬥誌。

1937年10月11日,上海淪陷。地處租界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簡稱上海美專)猶如孤島。1939年1月25日,劉海粟帶領上海美專師生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樓畫廊舉辦“上海美專師生救濟難童書畫展覽會”,***展出作品421件,籌集資金2000余元,為難童教養院蓋了3幢宿舍樓。

……

由此可見,劉海粟在抗戰前期,是上海美術界積極抗日的代表人物。

3.劉海粟拒任汪偽政權的“教育部長”

1939年底,汪精衛在日軍的支持下粉墨登場,為即將成立的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四處物色人才。褚民誼(原國民黨元老、汪偽政權的主要成員)力邀劉海粟擔任偽“教育部長”。很多關於劉海粟的傳記中都提到過這壹點,說劉海粟以“不懂政治”為由拒絕了。

在劉海粟的學生簡繁所著的《滄海》壹書中,記錄了劉海粟對這段歷史的回憶:

“褚民誼也是我非常好的朋友。當初他陪我去見汪精衛,汪精衛問我,妳看我會做漢奸嗎?我說妳當然不會,妳也是愛國的!但是如何救國,卻要好好斟酌……當初他(汪精衛)找我去,同我說了壹大套救國的大道理……這個人的演講能力好極了,樣子又長得漂亮,老實說我被他打動了,答應做壹些教育方面的事情。因為不管時局怎麽發展,教育總歸是最重要的。”

由此可見,劉海粟當時並未拒絕汪精衛的邀請。後來,劉海粟卻沒替汪精衛做事,因為好幾位答應為汪偽政府做事的人,先後被特務刺殺,人身安全不保。於是,劉海粟趕緊離開上海,去了南洋。

劉海粟去南洋最初是想避禍。上海美專副校長謝海燕有壹個朋友,是印度尼西亞僑領範小石。範小石曾對謝海燕說,南洋華僑有意請國內有聲望的藝術家赴南洋舉辦畫展籌款,以支援國內抗戰。在謝海燕的引薦下,劉海粟與範小石結識,並達成辦籌賑畫展的協議。

此時,正值1939年年末,抗戰形勢日趨吃緊,劉海粟乘坐“芝巴德”號郵輪到達南洋,經過短暫的籌備,劉海粟於1940年1月20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辦了“中國現代名畫籌賑展覽會”,***展出國畫396幅。後來,他又奔赴萬隆等地舉辦畫展,所得款項都交給當地華僑總會管理,直接寄到貴州紅十字會轉寄給前線的抗日將士……

4.日本人派軍機接劉海粟回上海

但是,劉海粟終於還是與日本人開始來往,並在1943年乘日本軍用飛機回國。對此,劉海粟本人是這樣說的:

“1943年5月二十幾號,日本人用軍用飛機把我從南洋送回上海,我壹直很倔強的,這是鬥爭啊!非常艱苦的。像我的幾個最要好的朋友吳湖帆、錢瘦鐵,還有林康侯,壹大批同道都投靠過去了。但也要原諒他們,他們也不是壞人,他們就是軟弱了,壹看日本人那麽有勢力,對他們又關心……

“當初日本軍部派軍用專機送我回來,有許多人不理解,以為劉海粟壹定是賣身做了漢奸。誤會很多,我不管的,隨他們去說。這種事妳不能解釋的,越解釋越不清楚。但是內心痛苦極了。寫了壹首詩,噢——寫得好極了!中間有兩句,‘世人不識英雄面,竊竊私語笑相向’。還有壹首是題在畫上的,‘天涯壹孤雁,嘹淚嘆離群;若問知心者,而今有幾人’!”

而劉海粟回到上海不久,即與在印尼結識的富商之女夏伊喬完婚,日軍高官川本芳太郎與高島闕次郎竟登門道喜。

對此,劉海粟說道:“結婚,又不得了嘍。川本芳太郎和高島闕次郎這兩個最重要的人物(日軍高官),親自到家裏來恭賀。結婚辦酒席,我沒有請他們,結果他們反過來請我吃飯。我說我不願意出去,他們就叫了壹桌酒席送到我的家裏來。嗨!他們來了就是吃飯、喝酒,其他的壹句都不敢提!我也不提。”

雖然劉海粟說,與日本軍部的人和汪偽政權的人只是吃吃飯、喝喝酒,“他們的心意很好,交朋友可以,但要我出來為他們做事情萬萬不可以”。劉海粟還壹再強調:“中間日本軍部派人給我送過兩次錢,我沒有收。這壹點,我很堅持。妳要是收了他們的錢,證明妳完全被他們收買了,真正變成漢奸了。起頭在上海,汪精衛要發給我津貼,我也是壹分錢不拿的。所以後來我很硬氣,徐悲鴻他們說我是漢奸,我叫他們拿證據,他們就拿不出來了。”

5.文化界至今仍有兩種論點

對劉海粟是不是漢奸,文化界至今依然有兩種論點。壹種認為,劉海粟是漢奸,證據主要有二:壹是周恩來主持的《新華日報》1945年8月23日刊出“文化漢奸名錄”,第六名就是劉海粟,下面還有壹段文字說明:“這位有名的畫家在太平洋事變後由南洋到上海,受敵偽的利欲的誘引,下了水,公然對偽新聞記者發表談話,稱頌‘大日本’的‘王道’了。”

二是1943年11月30日的上海《申報》上刊登消息《劉海粟書展,昨預展盛況》,舉辦者是劉海粟的友人張壹鵬(汪偽司法部長),出席者有林庚侯、陳彬和,都是當時著名的大漢奸,還有侵華日軍的津田中將、近藤少將、鹽田大尉、川本大佐等。並且,劉海粟與夏伊喬結婚大典,也是由大漢奸陳彬和當主婚人,參與者多為日本軍政大員和壹些大漢奸。

反對者則認為,《新華日報》的“文化漢奸名錄”是靠不住的,理由是此名錄乃“讀者來信性質”。另外,在1945年8月23日的“文化漢奸名錄”之後,另有該報發行人潘梓年所寫《致讀者》:“我們希望知道各方面漢奸情形的朋友,都把他們提出來。”

有人認為,八年抗戰,形勢很復雜,加之內地和淪陷區溝通有困難,這種群眾揭發,絕不能作為論人的主要依據。況且,抗戰期間,劉海粟曾到南洋展覽籌款抗日,至於他為什麽與日本人握手言歡,成為日軍的座上賓,那是因為當時劉海粟為在夾縫中求生存,不得已而為之。報紙上關於劉海粟親日的文字,是日方為渲染親和氣氛,迫使劉海粟就範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