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加入世貿、零部件采購的全球化、東風與日產的合資、國際汽車巨頭紛紛進軍中國、世界零部件大腕也快速登陸中國等壹系列變化,東風零部件將如何謀求自身的生存之路?合資合作,通過外力壯大自己是東風零部件的出路。壹段時間以來,東風公司與美國偉世通的高層頻頻接觸,2005年4月30日,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中國東風汽車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及偉世通國際控股公司四方在上海正式簽署東風偉世通合資經營合同,此舉標誌著東風公司與美國偉世通公司、上汽集團在汽車飾件系統領域的合作進入實施階段。
東風此舉,為做強做大東風零部件提供了新的機遇,也為東風利用東風和偉士通的品牌優勢,打造中國零部件航母創造了條件。
在東風公司零部件板塊中,作為在滬上市公司東風科技的中堅力量,東風科技汽車飾件系統公司近幾年發展迅速,進步驚人,廠名從成立之初的木材加工廠到1992年8月5日改名為非金屬零件廠,從1996年轉制更名為非金屬件公司到2001年1月18日更名為內飾件公司,產品從木制零件到卡車內外飾件,再到轎車內飾件。三次易名,伴隨著這壹次次的嬗變,表現出來的是企業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效益的不斷增長。此次,該公司又要進行第四次易名,這折射出東風零部件板塊及該公司與時俱進的改革軌跡。該公司從1999年到2002年這短短的幾年時間,僅新產品就增加了200多個,年利潤從1998年的615萬元到2002年的2200萬元,效益增加了三倍以上。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連續三年被東風公司總部授予經營管理優秀單位稱號。2002年被評為全國機械工業綜合效益前500位企業、榮獲湖北省消費者滿意單位稱號。目前,該公司生產規模、技術實力、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已經發展成為國內綜合實力較強的汽車內飾件生產企業之壹。2000年9月8日,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苗圩、副總經理歐陽潔到該公司實地考察後,對該公司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聯合重組是該公司做強做大的基礎。東風科技飾件系統公司總經理吳新波認為,要使公司形成壹定規模和參與國際競爭,必須以優勢產品為龍頭,走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系統化、規模化之路。為此,該公司制定了快速做大的戰略。
國際合資戰略是增強公司競爭實力的有效途徑。東風科技飾件系統公司總經理吳新波認為,單純依靠現有的技術力量和開發手段難以在短期內改變企業現狀,只有與國外有實力的公司合作,高起點引進技術和產品,才能使東風內飾件的制造技術趕上世界發展水平,獲得發展後勁。在國際合作方面,該公司早就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國際壹流的內飾件企業進行了積極的接觸,根據開發新產品的需要和靠近主機廠的配套原則,選擇強勢的合作夥伴,在2002年3月30日與延鋒偉世通簽訂合資意向書後,雙方有意***同組建東風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公司;8月29日東風偉世通收購雙鷗集團武漢飛亞公司80%股權轉讓意向書正式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