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寬、高便構成“三維空間”。三維的東西能夠容納二維。三維空間的長、寬、高三條軸是說明在三維空間中的物體相對原點O的距離關系
將壹些橡皮繩按經緯線的樣式編成壹張網,將之張平,我們可以將之近似看做是二維平面,然後將壹個小球放在網上,橡皮網在小球的重力作用下凹陷,這就形成了三維空間。
三維空間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以動物植物的形式表現出來!
“維”這裏表示方向。由壹個方向確立的空間模式是壹維空間,壹維空間呈現直線性,只被長的壹個方向確立。由兩個方向確立的空間模式是二維空間,二維空間呈面性,被長、寬兩個方向確立。同理,三維空間呈體性,被長、寬、高三個方向確立。四維空間呈時空流動性,被長、寬、高和時間四個方向***同確立。
植物是典型的壹維空間生物,它的枝葉的成長是延伸的,也就是延伸式的成長,也就可以下個定論,植物壹般都是壹維空間中的生物!
螞蟻是典型的適應二維空間的生命形式。它們的認知能力只對前後(長)、左右(寬)所確立的面性空間有感應,不知有上下(高)。盡管它們的身體具有壹定的高度,那也只是對三維空間的橫截面式的關聯。螞蟻上樹也並不知有高,因為循著身體留下的氣味而去,它們在樹上只會感知到前後和左右。我們都做過這樣的遊戲:壹群螞蟻搬運壹塊食物向巢裏爬去。我們用針把食物挑起,放在它們頭上很近的地方,所有螞蟻只會前後左右在壹個面上尋找,決不會向上搜索。對於螞蟻來說,眼前的食物突然消失實在是個謎。當它們依據自己的認知能力在被長、寬確立的面上遍尋不著時,這塊食物對它們來說就是神秘失蹤了,因為這塊食物已由二維空間進入到三維空間裏。只有我們把這塊食物再放在它們能感知到的面上,螞蟻才可能重新發現它。這對於螞蟻來說,卻又是神秘出現了。我們人類是生存在三維空間裏的生命形式,我們的認知極限是空間只可能由長、寬、高確立,並占據壹個時間點(現在)。人類社會的萬千事物都只能存在於長、寬、高確立的空間和與時間的接觸點“現在”所構成的生存模式中。就是說在四維空間中,長、寬、高形成的體與時間的結合不是壹點(現在)。而是拉長的“現在”,就是我們在三維空間中所認為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集合。就像生存於壹維空間的草木不知有二維空間的螞蟻,二維空間的螞蟻不知有三維空間的人類壹樣,我們又怎麽知道生存於四維空間的生命形式呢?它們或許就在我們身邊伸手可及的地方。 現在科學家已承認十壹維空間。空間維數愈高,說明其境界愈不可思議。佛陀法身遍滿廣大虛空,
維數必然是無限大。由於復度多空間的學說,可以減少人們對佛教種種不可思議境界的懷疑。 四維空間是壹個時空的概念。簡單來說,任何具有四維的空間都可以被稱為“四維空間”。不過,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維空間”,大多數都是指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中提及的“四維時空”概念。根據愛因斯坦的概念,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時空的關系,是在空間的架構上比普通三維空間的長、寬、高三條軸外又加了壹條時間軸,而這條時間的軸是壹條虛數值的軸。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所說:我們生活中所面對的三維空間加上時間構成所謂四維空間。由於我們在地球上所感覺到的時間很慢,所以不會明顯的感覺到四維空間的存在,但壹旦登上宇宙飛船或到達宇宙之中,使本身所在參照系的速度開始變快或開始接近光速時,我們能對比的找到時間的變化。如果妳在時速接近光速的飛船裏航行,妳的生命會比在地球上的人要長很多。這裏有壹種勢場所在,物質的能量會隨著速度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時間的變化及對比是以物質的速度為參照系的。這就是時間為什麽是四維空間的要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