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來我們歷經了八次課改,只有這第八次課改力度之大,理念之新。2011版新課標體現了四個堅持、四個強調、四個加強。
壹、四個堅持。
1、堅持了原課標提出的四個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堅持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
3、堅持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堅持推進兒童閱讀。
二、四個強調。
四個強調,讓我們知道新課標改進了什麽,強調了什麽。新課標文字修改200多處,但是最重要的有4個方面。
1、 更加強調了語言文字的運用。
2、更加強調了識字寫字教學。
3、更加強調了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
4、更加強調了多讀書,多積累,多實踐。
三、四個加強
1、要加強識字寫字學詞教學。
2、加強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
3、加強閱讀教學
4、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011版的語文課程性質清晰明確多了。課程性質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補充,正面回答了語文課程是什麽的問題。首先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準確界定:“語文課程是壹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個界定非常有必要,它壹語道明語文課程“學什麽”“怎麽學”兩大問題。“學什麽”?“語言文字運用”!這裏需要進壹步理清的是“語言”和“文字”是人類使用的兩種功能不同的表達思想的工具,語言是聽覺符號系統,語言能力是聽說的能力,文字是視覺符號系統,文字能力是讀寫的能力。學習語言的規律和學習文字的規律是不同的,課程性質準確的界定給教師今後的課堂教學研究和實踐指明了方向。“怎麽學”呢?不要單壹地孤立地學,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語文課程內部知識之間等都需綜合起來,既然時代的進步要求人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對人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語文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理應在語文教學中積極科學的應對,核心是: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文字運用中學習文字。據此,我們的語文學習評價也主體多元、方式多樣。
說到這兒,我想把自己的學習體會作壹小結:其壹,語文新課標規定了語文的核心目標是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其二,在這壹核心目標指引下,語文的核心任務是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其三,為了完成核心任務,實現核心目標,必須加強語文實踐,即運用語文實踐這壹核心方式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總之,語文課程標準的修訂,意味著教學改革又壹次出發。在前行的道路上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仍有可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時間,以集體討論代替學生個體閱讀學習,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仍有可能出現“人文升騰”,而“工具失落”,形式化、表面化的現象還會存在;也仍有可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束縛教師手腳,妨礙教師的創造性,影響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這些問題可能通過課標學習和實踐逐步解決,但課標不能解決壹切問題。我們需要在課標引領下,轉變理念,改進教學行為,不斷改革探索,用創造性勞動,建設充分體現本體意義特點的、開放的、豐富的、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