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石萊鎮的旅遊發展

石萊鎮的旅遊發展

壹、古銀杏。寺內有銀杏樹三棵,呈鼎立之勢,三棵銀杏,以中間壹株尤偉,高39米,胸圍9.6米,樹冠覆蓋面積1.28畝,為世間罕見。據專家考定,此樹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被譽為“銀杏之王”,為山東第二(第壹莒縣),銀杏是最古老的樹種之壹,它和蘇鐵、松柏生長在中生代恐龍繁盛時期,被稱為當今的“活化石”,可謂國之瑰寶。

二、將軍寨。在石萊南河大橋西南百米處,有壹土築平臺,高50余米,面積十余畝,相傳是《西廂記》中的白馬將軍杜確鎮守關隘的營寨。孫飛虎兵困普救寺(今木廠峪鄉龍潭寺)時,張生投書求救,白馬將軍率軍解圍,就是從這裏發兵的。前幾年村民在此出土了兵器、金印、古陶等文物,證明這裏過去確系兵營。

三、釣魚臺。位於寺西300米處的大河東岸,臺高約30米,長百米,臺下有淵,深五、六米,遠望藍水湛湛,波光粼粼,令人驚嘆不已。在釣魚臺頂端的懸崖上,壹株株翠柏盤曲扭結,如無數蒼龍探身崖上,更為釣魚臺增奇壯色。

四、放生池。位於寺之東南隅,廣數畝,四周以石壘砌,池水清清,魚遊淺底,池中央有壹“經幢”,高約兩米,須彌座,六棱形,上有仰蓬浮雕,顯得玄奧而又神秘。

五、臥龍柏。在寺北通天峪,背崖西澗,長十余米,似虬龍臥澗。每當朝暉夕陰,雲湧濤奔,如巨龍橫空出世。遙望似奮鬣楊髻,忽隱忽現,巨爪出沒其中,鱗甲欲動而止,實乃壹大奇觀。

六、石猴坡。寺北二裏許有處亂石坡,奇石如猴,似立似坐,如臥如行,像群猴嬉鬧,維妙維肖,觀之令人愜意,北坡有二大石猴,形態乖巧伶俐,壹只被毀,現僅存壹只。

七、古井。寺內有壹古井,據說井水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飲之可祛病延年。相傳,古時外地高僧曾到此井取水熬藥、練丹,本寺僧人用此井水熬制的“益母膏”聞效顯著,遠近民婦到此拜佛求藥,壹時供不應求。

八、槐抱柏。寺東有壹奇觀——槐抱柏,樹高16米,直徑50余厘米。在古槐的下端縫隙中長出壹株柏樹,高約七米。傳說聖母娘娘懷(槐)抱百(柏)子,到人間廣濟眾生,後來變化成此樹。

九、雙龍潭。寺北通往白馬寺的公路旁,黑二龍潭,皆由泉水匯聚而成。前幾年,鎮政府撥款建池,重修了兩潭,潭水深五米有余,碧綠的潭水甘冽爽口,飲之神清氣爽,沁人肺腑。

十、白馬眼。寺東峨峨山巔上,有座馬頭樣的巖峰,它昂首向南,如引頸長嘶。在馬頭面部兩則各有壹白馬“馬眼”,大如碾盤,在數十裏外的泗水城就可望見。據說,過去南方人將馬眼(寶)挖去壹只,現僅存壹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