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樓小籠包”因其用料考究、制作獨特、皮薄餡大、湯汁油潤、軟嫩入味、肥而不膩、“提如燈籠,放如菊花”的優美造型,被譽為“中州第壹美食”。壹樓小籠包原名灌湯包,俗稱湯圓。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的市場上已經有饅頭賣了。它們是當時72家主力店之壹的王樓的名產,當時被稱為“窯洞梅花小籠包”,號稱“京中第壹”。20世紀30年代,壹樓某名廚將大籠蒸改為小籠蒸,甚至端上餐桌,被稱為“蒸湯圓”。
在開封壹樓用餐,客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壹場具有濃郁地方風味的文藝盛宴——歌舞、雜技、魔術、地方戲、時裝秀。這些自編自演的節目給用餐的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壹樓吃包子,品味宋代文化”。充滿歷史韻味的包子、菜品依次往上。客人們聽著歷史典故,聽著女服務員對包子特色的介紹,聞香識古,就像又看到了歷史變遷。美食對話,展現古城飲食文化的無限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