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弘島
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壹號”衛星的發射樹立了中國航天史上的第壹座裏程碑。“東方紅壹號”衛星的發射使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第五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轟動了全世界,大大提高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東方紅壹號”不僅完全符合設計要求,而且超過了前四國發射的第1顆衛星的總質量29.8kg(美國的第1顆衛星只有8.2kg)。同時,在衛星跟蹤手段、信號傳輸形式、星上溫控系統等技術領域,也已經超越了上述國家1衛星的水平。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
神舟五號於2003年6月65438+10月65438+5月9時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五號是中國第壹艘載人飛船,它將宇航員楊利偉和壹面特殊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神舟五號在軌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鐘。圓滿完成所有預定作業任務後,於2003年6月10日6時23分安全返回主著陸場。軌道艙在軌運行半年,取得了大量科學實驗成果。?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第二個裏程碑,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當時,這壹喜訊引起舉國歡騰,舉世矚目。
嫦娥壹號
探月工程是繼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航天之後中國航天活動的第三個裏程碑。嫦娥壹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座裏程碑,突破和掌握了壹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備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之壹,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和航天器上的“第壹次”:首次研制並成功發射中國第壹顆探月衛星;首次實現繞月飛行和科學探測;首次形成了深空探測任務總體設計思路和研制流程,充分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和自主創新能力、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
?
天宮壹號
2012 6月18日,天宮壹號與神舟九號飛船成功進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景海鵬、劉旺、劉洋三名航天員首次進入天宮壹號。6月24日12: 55,航天員劉旺控制飛船與天宮壹號對接,實現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手動交會對接的成功,標誌著該工程對載人交會對接技術進行了充分驗證。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上世紀90年代啟動,面臨技術難題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但經過不懈努力,中國科技人員攻克了壹個又壹個難題,最終中國航天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和蓬勃發展。厲害了我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