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A股是否要對核酸檢測企業說不

##A股是否要對核酸檢測企業說不

近日,滬深交易所表示要高度關註涉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堅持從嚴審核。滬深交易所強調,會依據上市發行條件和審核標準,對企業發行上市申請進行認真審核,重點關註其科創屬性、核酸檢測相關業務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相關收入的可持續性,以及剔除該等業務收入後,公司是否還滿足發行上市條件,並要求公司進行風險揭示。新冠疫情暴發3年來,從事核酸檢測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在A股上市的涉核酸檢測的企業,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凈利潤,都較以往劇增。如果讓涉核酸檢測的企業上市,壹方面會給民眾帶來疫情永遠無法結束的心理暗示,這會加劇民眾對疫情的恐怖心理及對未來生活悲觀的預期。

A股是否要對核酸檢測企業說不究竟是怎麽壹回事,跟隨我壹起看看吧。

交易所深夜重磅!回應核酸企業紮堆上市卡殼!“疫情催肥,畫最大餅傷A股心”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催肥”了不少核酸檢測企業,伴隨著公司業績大增,這些企業紛紛要去資本市場分壹杯羹。經梳理,今年以來IPO市場已有康為世紀、達科為、致善生物、瑞博奧、菲鵬生物5家核酸檢測概念企業過會,其中康為世紀已在今年10月登陸科創板,剩余四家企業均擬登陸創業板,並且只剩證監會註冊這壹關。

不過,核酸檢測概念企業紮堆上市背後承受的輿論壓力也不小,市場質疑聲不斷。而在監管層面,對於核酸檢測概念企業上市的把控似乎也頗為謹慎,其中菲鵬生物、瑞博奧、致善生物三家公司IPO目前均出現“卡殼”。

11月21日晚,滬深交易所就相關話題進行了回應。

三家公司IPO“卡殼”

經梳理,今年以來,IPO市場有康為世紀、達科為、致善生物、瑞博奧、菲鵬生物5家核酸檢測概念企業過會,其中康為世紀已經在今年10月25日成功登陸科創板,剩余4家企業仍在闖關創業板途中,不過均已經過會。

就達科為、致善生物、瑞博奧、菲鵬生物4家公司目前IPO進展來看,達科為進展還算順利,公司IPO在2021年9月29日獲得受理,之後在今年7月25日上會獲得通過,今年10月14日已經提交了註冊申請。

不過,致善生物、瑞博奧、菲鵬生物3家公司IPO似乎出現“卡殼”,其中致善生物去年12月招股書受理後,今年9月6日上會獲得通過,不過目前已歷時超兩個月,公司仍未提交註冊申請。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註冊制下IPO公司過會後壹般會在壹個月之內提交註冊申請,部分快速企業可能在10天之內就能提交,如果長時間未提交註冊,可能是交易所對於企業提交的問詢回復還在審核考量,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公司方面壹定存在某些問題。

據深交所披露的審核會議結果,致善生物新冠類產品銷售收入是否存在可持續性、是否存在業績持續下滑風險等曾被追問。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致善生物公***事務部進行采訪,對方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相關問詢回復都已經提交,目前正在等待交易所的安排,具體情況可以關註交易所公告”。

與致善生物情況類似,瑞博奧也是在今年9月過會,但至今未提交註冊。

相比致善生物、瑞博奧,菲鵬生物創業板IPO走的時間更長,公司招股書早在2020年12月就已經獲得受理,今年3月3日過會,並在3月14日提交註冊申請,但目前仍未獲批。

滬深交易所回應

11月21日,滬深交易所就個別自媒體報道了部分擬上市公司其業務和收入涉及核酸檢測等相關話題回答記者問。滬深交易所均表示,已經註意到有關報道,並高度關註涉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堅持從嚴審核。

上交所表示,高度關註企業的科創屬性和可持續經營能力。依據科創板發行上市條件和審核標準,對企業發行上市申請進行了認真審核,重點關註了其科創屬性、核酸檢測相關業務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相關收入的可持續性,以及剔除該等業務收入後公司是否仍滿足發行上市條件等,要求公司進行了風險揭示。

上交所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證監會工作要求,堅守科創板定位,嚴把市場準入關,審慎推進相關企業發行上市工作。歡迎市場各方多提意見和建議。

深交所表示,高度關註相關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依據創業板發行上市條件和審核標準,對有關公司的申請進行了認真審核,重點關註了其核酸檢測相關業務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相關收入的可持續性,以及剔除該等業務收入後公司是否仍滿足發行上市條件等,要求公司進行了充分披露。深交所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證監會工作要求,堅守創業板定位,嚴把市場準入關,審慎推進相關企業發行上市工作。歡迎市場各方多提意見和建議。

亮麗業績能持續多久

縱觀上述核酸檢測概念企業,公司業績均在2020年出現了大爆發,主要受疫情影響較大,而上述企業的偶發業績增長能否持續,這也是監管層審核時重點追問的問題。

以致善生物為例,2019-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9858.22萬元、3.29億元、4.76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885.74萬元、1.02億元、1.14億元。不難看出,致善生物2020年凈利出現大幅增長。

廈門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上會稿)截圖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

在招股書中,致善生物也坦言,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暴發,公司憑借系統化的技術平臺及高效的研發體系,迅速推出了包括病毒核酸樣本采集管、病毒核酸提取試劑盒以及新冠病毒分子診斷試劑盒在內的壹系列新冠相關產品,結合公司的全自動核酸提取儀以及實時熒光定量PCR儀,覆蓋了新冠檢測的全過程。公司2020年以來的業績增長主要受疫情影響較大,2020年以及2021年,公司新冠類試劑產品銷售1.06億元、1.82億元。

瑞博奧的業績增長也頗為明顯,2019-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35億元、2.84億元、2.85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489.36萬元、1.13億元、1.1億元;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3480.85萬元、9955.82萬元、1.01億元。

瑞博奧表示,2020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15.74%,主要增量由新冠疫情相關體外診斷產品及核酸檢測服務貢獻,其中,子公司Raybiotech Life生產並銷售的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產生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26.04%,子公司瀚普醫檢室的醫學檢驗服務產生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24.31%。2021年,子公司瀚普醫檢室的檢測服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41.36%,主要系新冠核酸檢測服務收入。

新冠疫情“催肥”業績,公司亮麗業績能持續多久?這無疑成為市場以及監管層關註的重點。在問詢函中,深交所也對此進行了追問。其中,瑞博奧坦言,新冠疫情情況逐步獲得控制,公司新冠疫情相關產品及服務收入預計將出現下滑。菲鵬生物也表示,由新冠疫情帶來的業績大幅增長具有壹定偶發性,若新冠相關產品未來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亦存在大幅下滑的風險。

從上述核酸檢測企業財報來看,還有壹個***性,毛利率水平普遍較高。

經統計,報告期內,菲鵬生物毛利率水平最高,2019-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2.81%、94.02%、88.43%。菲鵬生物表示,公司毛利率水平主要受產品銷售價格、產品結構、原材料采購價格、人工成本以及行業競爭環境、行業政策變化(如體外診斷試劑的集采政策、帶量采購政策等)等因素影響。2019-2021年,瑞博奧主營業務毛利率也較高,分別為84.56%、82.28%、81.41%。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由於成本低、價格高,核酸檢測企業毛利率壹直處於較高水平。不過,伴隨著新冠檢測價格的下降,核酸檢測企業毛利率也開始呈現下降走勢。

西街觀察

A股是否要對核酸檢測企業說不

疫情催漲業績,核酸檢測企業乘勢紮堆IPO,有的排隊,有的過會,也有的已經上市,但A股不需要這樣的上市公司,缺乏核心技術壁壘,僅僅靠著壹場疫情催漲的業績也不會有多麽牢固,疫情終會過去,這些核酸企業高增長業績泡沫終會破滅,在業績最好的時候上市圈錢,畫最大的餅讓股民接盤,割的是股民的韭菜,傷的是A股的心。

在業績最好的時候,想把企業賣出去,這是最好的生意。在VC/PE領域,這叫生產企業的企業,但核酸檢測卻太明顯,大家都知道,只要疫情過去,這些企業的超額利潤馬上消失,如果花很高的市盈率去買這樣的公司,最終只能是“賭命”,賭未來公司轉型後的經營情況,這和投資壹家新辦企業沒有多大區別,這樣的企業上市純屬占用上市資源。

資料圖

此外,核酸檢測公司暴漲的業績讓公眾心理不舒服。就好像2015年股市暴跌時,做空資金賺錢賺到手麻,但他們讓投資者憤怒,同樣是投資大師,索羅斯的美譽度遠不及巴菲特,和大家壹起賺錢與賺大家的錢自然是不壹樣的。

核酸檢測公司賺錢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犧牲了很多東西,現在疫情快結束了,這些核酸企業又想來上市圈錢,割最後壹輪韭菜,投資者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在本欄看來,這些核酸檢測公司不上市則已,壹旦上市,破發幾乎是必然,因為投資者都明白,用市盈率去計算他們的價值,還不如去投資養豬股,豬周期好歹等幾年怎麽也有壹次峰值,疫情周期想要等到下壹輪疫情到來,也不知道會不會地老天荒。

A股要對核酸檢測企業說不,不要讓他們上市融資,甚至也不購買他們發行的企業債,事實上,他們並不缺錢,上市的目的只能是割投資者的韭菜。

編輯丨汪乃馨 綜合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 記者 馬換換)、證券時報

圖片丨北京商報、深交所官網、上交所發布微信公眾號截圖、深交所微信公眾號截圖、東方財富、巨潮資訊網、壹圖網、視覺中國

應禁止涉核酸檢測的企業上市

近日,滬深交易所表示要高度關註涉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堅持從嚴審核。滬深交易所強調,會依據上市發行條件和審核標準,對企業發行上市申請進行認真審核,重點關註其科創屬性、核酸檢測相關業務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相關收入的可持續性,以及剔除該等業務收入後,公司是否還滿足發行上市條件,並要求公司進行風險揭示。

新冠疫情暴發3年來,從事核酸檢測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在A股上市的涉核酸檢測的企業,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凈利潤,都較以往劇增。但對涉核酸檢測的企業,應禁止上市。

如果讓涉核酸檢測的企業上市,壹方面會給民眾帶來疫情永遠無法結束的心理暗示,這會加劇民眾對疫情的恐怖心理及對未來生活悲觀的預期。另壹方面,為維持企業利潤,會催生核酸檢測造假產業鏈,人為的不讓疫情結束。

新冠疫情,只是特定時期內的特殊病毒,它不具有永久性。而且隨著病毒毒性的逐漸降低,它對人類的影響總有結束的那壹天。讓涉核酸檢測的企業上市,就是間接告訴人們:新冠病毒具有永久性,對人類的傷害永無止境。

涉核酸檢測的企業上市,應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