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夜爬泰山攻略

夜爬泰山攻略

購物:

肥城桃、泰山板栗、寧陽大棗,並稱“泰山三大特產”;沈香獅子、溫涼玉、黃釉瓷葫蘆,並稱“泰山三寶”。此外,泰山參、泰山核桃、泰山大貨山楂、泰山紅玉杏、泰山美人梨(俗稱小白梨)、三岔紅星蘋果、鹿角菜以及“中國八珍”之壹的赤鱗魚等,亦小有名氣。

物品準備:

山上很冷,多帶些衣服,雨衣,雨傘,山下晴,但是山上可能會下雨!

餐飲:

白菜、豆腐和水,並稱“泰山三美”,可見泰山的豆腐宴和野菜宴歷史之悠久。歷代帝王來泰山,均“食素齋,潔身養性”,以示虔誠。僅豆腐宴壹項就有150多道菜。泰安風味亦小有名氣,著名的有泰安煎餅、巧炸赤鱗魚、白蜜食、醬包瓜、醬磨茄、泰山牙棗、烤地瓜等,不可不嘗。

住宿介紹:

泰山頂上有各種檔次的住宿,三星級標準間門市價500元(淡季可砍到300元),也有照床位算的,每位100元。此外,岱頂天街還有私人小旅館,最低10元的疊床還算幹凈。山上經常斷水,要洗澡是不行的,壹些旅館以“有水”來招徠生意,可信度值得懷疑。

晚上上山可能會沒地方住了,要租軍大衣,5—15元/件,清晨看日出時也可禦寒。泰山腳下的泰安市,無論是價格,還是賓館設施,都要比山上更勝壹籌。

泰山簡介

泰安市境內的泰山,又稱東嶽,總面積426平方公裏,主峰海拔1545米,氣勢磅礴,拔地通天,素有"五嶽之首"、"天下第壹山"之譽。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歷代帝王封禪和民眾朝拜,給泰山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使泰山成為華夏文化的縮影。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壹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1991年被列入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8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泰山古名“岱宗”,春秋時始稱泰山。它在山東省中部,津浦鐵路的東側。因位於我國東部,故稱東嶽。泰山山勢雄奇,景色秀美,居五嶽之首,故古時被稱為“五嶽之長”、“五嶽獨宗”“五嶽獨尊”。泰山直到距今壹億多年,才比較快速擡升,到距今約三千萬年左右,泰山的輪廓才算基本形成。泰山,氣勢磅礴雄偉,並以名勝古跡眾多蓍稱於世,歷代帝王對泰山都非常尊崇,相傳古時候有七十二代君主的興起,都是在泰山上會諸候,定大位的。從秦始皇於公元前二壹九年登上泰山封禪以後,秦二世胡亥,西漢武帝劉徹,東漢光武帝劉秀、章帝劉達 安帝劉戶 唐高宗李治 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恒等都曾登上泰山進行過封禪。其中漢武帝登山七次,清高宗弘歷登山六次。泰山不但為歷代的封建帝王所尊重,也為歷代的文人騷客所敬仰。周朝的孔子,魏時的曹植,漢時司馬遷,晉朝陸機等都在這裏留下了贊頌泰山的詩文。歷代文人稱贊泰山的詩詞歌賦約壹千余篇,題字刻石,到處可以見到。泰山,峰巒起伏,幽谷深壑,瀑布流鳴,雄中藏秀。泰山的主要風景名勝有:天門雲梯、萬仙樓、中天門、雲步橋、對松山、仙人洞等。主要文物古跡有山麓的殿廟寺院及以上的玉皇頂、紅門、鬥母宮、五松亭、南天門等。泰山的古老歷史,不僅僅表現在泰山本身具有的大量名勝古跡,而且也表現在泰山周圍的文化。泰山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之壹,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均離泰山很近。泰山周圍的物產也是很豐富的,如在礦藏方面,有煤、金、白石英等,在林木方面 有松柏銀杏等各種樹木二百多種。古老的泰山,群峰拱岱,古跡遍布,文物薈萃,在漫長的歲月中,滲透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從而使泰山具有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它不愧是東方文化的定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馳名中外的遊覽勝地,是天然的歷史博物館。

泰山風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泰山山體高大,形象雄偉。尤其是南坡,山勢陡峻,主峰突兀,山巒疊起,氣勢非凡,蘊藏著奇、險、秀、幽、奧、曠等自然景觀特點。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裏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 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壹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 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余株,寺廟58座,古遺址12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277處。主要分布在岱陽、岱頂、岱陰及靈巖。

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泰山,無論從科研,保護還是從審美價值看,都具有突出的特點,因而它不但受到眾多科學家的高度重視,也獲得了無數遊覽者的喜愛。泰山景觀雄偉壯麗,主峰傲然拔起,環繞主峰的知名山峰有112座,崖嶺98座,溪谷102條,構成了群峰拱岱,氣勢磅礴的泰山山系。俯瞰泰山,山南麓自東向西有東溪,中溪 西溪 三條大谷,北麓自東而西有天津河,天燭峰,桃花峪三條大谷,六條大谷溪分別向六個方向輻射,將泰山山系自然地化分成六個不規則區域,六個區域,景觀各異,形成了泰山著名的幽、曠、奧、秀、妙、麗的六大旅遊區。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多從中路緣石級而上,因此中路被稱作“登天景區”,又由於此路深幽,故亦稱“幽區”。泰山岱頂海拔1500余米,有日觀峰、月觀峰、丈人峰、象鼻峰簇擁著,亦有碧霞祠,玉皇廟 瞻魯臺 仙人橋襯托著,站在此處放眼遠望,群山 河流 原野 城市盡收眼底,且時常可見“旭日東升”“晚霞夕照” “黃河金帶”和“雲海玉盤”四大奇觀,是為泰山“妙區”,而泰山之陽的山麓部分,由於古人活動甚多,人文景觀極為豐富,亦是遊覽的好去處,人稱“麗區”。“幽 曠 奧 秀 妙 麗”便是泰山神秀精髓,它既是天成,又有數千年無數勞動者的構築。泰山首先以其雄偉恢宏,端莊肅穆,渾厚質樸,清秀娟麗的自然形體,成為人們審美實踐中的壹個重要源泉。同時人們又將自身的審美理想賦予了泰山,將自己的審美意識物化於泰山的各個自然與人文景觀之中,使之成了中華民族審美創造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