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上甘嶺》的影評(400字左右)

《上甘嶺》的影評(400字左右)

這是第壹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它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為熟悉生活,編導人員赴朝鮮前線與戰士們壹起親身感受,半年時間中訪問了壹百多人,記錄了幾十萬字的材料。在此基礎上,編導對戰役進程、戰鬥故事進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現,將這場氣壯山河的戰役真實地烘托出來。他沒有全景式地表現戰役的全過程,而是把視點投向壹條坑道和壹個連隊,塑造了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誌願軍英雄群像。影片多用富於個性特征的動作、語言刻畫人物,如張連長,既有英雄氣概,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是壹個十分成功的基層指揮員的形象。影片的節奏處理也頗具匠心,既有緊張激烈的戰鬥場景,又有舒緩深沈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貼地交織在壹起,引人入勝。環境氣氛和物件細節的創造性運用,也增添了影片的真實性和生動性。本片插曲《我的祖國》在渲染氣氮、表現主題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傳甚廣。

影片《上甘嶺》反映了發生40年前的那場在中、美、朝三國之間進行的牽動了“兩大陣營”,波及世界的“抗美援朝戰爭”。

迄今為止,對當年發生的這場戰爭,參戰各方對戰爭的起因、性質、結局和解釋仍然大相徑庭。但這些分歧似乎並不影響參戰各方對各自在戰爭中的“英雄”的熱情謳歌。

影片《上甘嶺》在當時,在下面謳歌“正義戰爭”的影片中具有史詩的品格。

影片《上甘嶺》的創作者對這次戰役進行了高度概括,他們並沒有面面俱到地反映這樣壹個震驚中外的戰爭,而是通過誌願軍某部八連這樣壹個連隊從接收陣地,由防禦戰轉入坑道和最後發起反攻,收復主峰的43天戰鬥經歷,再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熱情謳歌了誌願軍戰士為追求壹種崇高的精神境界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

影片《上甘嶺》除了藝術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外,在聲畫結合、場面調度、結構安排和節奏把握上亦頗具特色。

影片《上甘嶺》反映了新中國建國初期人們對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