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中考作文好題材和優美語段(多多益善)

中考作文好題材和優美語段(多多益善)

作文4

以妳為鄰

城市裏,有匆匆忙忙的腳步聲,有壹閃而過的臉龐,也有憂愁抑郁的目光。生活中的快節奏在機器的喧囂中沈積,人的精神也在疾馳而過的汽車中變得空虛。但倘若能夠在紛繁中建造壹間自己的精神小屋,便能吟嘆“心遠地自偏”了。

我有壹間屬於自己的精神小屋,與其真善美的人為鄰。與他們為鄰,我受益匪淺。借此機會,我想向他們表達我的感情。

透過左邊的窗子,我看到了與清茶為伴,與書籍為伴的季老。季老,您是壹代“國學大師”,是“學術泰鬥”,是“國寶”。可是您把這三頂帽子都辭掉了,您說“環顧周遭學問之深者大有人在,國學大師豈不折煞老身?”作為您的鄰居,我了解您的淡薄,明白您睿智的目光背後所經歷的滄桑。不過是想專心致誌地翻譯《羅摩衍那》,不過是想盡心盡力地保護壹些經典的文化,您卻在文革中屢遭打擊。是天欲摧人嗎?我抱著疑問,卻從您巍然的笑中找到了答案。是啊!當上天賜給妳荒野時,意味著他要妳成為高飛的鷹。季老,您知道嗎?以您為鄰,我受益匪淺。您是我精神的鄰居,用您壹生的淡然與執著告訴了我什麽是淡泊,又告訴了我“寧靜致遠,淡泊明誌”。真的,我想謝謝您!

透過右邊的窗子,我看見了躺在病床上打點滴的您——莫裏老人。莫裏老人,請容我像您的學生壹樣喊您壹聲“師傅”。您雖患重病,但作為您的鄰居,我知道您並不會自怨自艾,也不會自我放縱自我絕望。您在昔日那般瘋狂地隨歌舞蹈,舞出您的生命奇跡;您在得知病癥消息時仍那麽珍惜生命,堅持以樂觀曠達的情緒感染身邊每個人,其中包括我。您知道嗎?曾經讓綠葉嘲笑頹廢的我因與您為鄰,受您的樂觀熏染,我也勇敢面對陽光了。謝謝您!

在我心裏,還銘記著泰戈爾的哲言:“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而我已飛過”與您為鄰,我學會了很多;與您為鄰,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實。終於,在喧囂的城市中,我找到了屬於我的藍天!

與妳為鄰,與真善美的人為鄰!

點評:

考試標題作文難點在於審題,在於如何在標題的框架內展現自己的寫作水平。這篇文章的壹個最大亮點是設計了壹間“精神小屋”,以此作為載體,統領文章的結構和內容。通過第壹段的鋪墊,作者在第二段開始就寫道:“我有壹間屬於自己的精神小屋,與真善美的人為鄰”。在文章中設計這間“精神小屋”,獨具匠心,勝人壹籌,把有形的、無形的“鄰”都統壹到壹起來寫,透過打開精神小屋左邊窗子和右邊窗子分別帶出兩個實例,使到整篇文章結構嚴謹,渾然壹體,整篇文章都能很好地表現“與妳為鄰”的內涵。在寫作的素材上,作者采用了國學大師季羨林和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莫裏施瓦茨的事跡作為材料。前者作者學習其淡泊,後者學習其樂觀。兩個實例都用“妳”作為傾訴的對象,真情真摯,用例很貼切。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胡家俊)

作文5

與妳為鄰

某小區的網站論壇上新發壹帖,引起熱議,小區居民們紛紛發表意見,特摘部分如下:

帖名:《與妳為鄰,***建和諧》

發帖人:小區的各住友們,咱們在這個小區住了快十年了,從咱們陸續搬進這裏之後,也擁有了咱們小區的網站,這些年可謂風風雨雨,現在我發出這個帖,就是想讓大家討論討論,回味回味這些年的事兒,各位踴躍發言吧!

壹樓網友A君:

樓主真是有心了,說真的自打壹住進咱區,我就覺得挺臟的!妳看那路燈下隨處可見的垃圾,還有掛在花園上,走過路過都得掩鼻子,甭提多難受了!但是,我在論壇發個帖曬曬之後,咱區竟變幹凈啦,道路也都沖洗過,花園也飄著清香,所以咱不得不說,咱區好樣的!居民們也是好樣的!咱區論壇也功不可沒!

二樓網友B君:

原來那時候那帖是A君妳發的啊,值得表揚!原先咱小區是挺散的,各家只顧各家,有人扔垃圾,別人也跟著扔,書上這叫破窗理論,當時我也扔過幾次,但是看了A君那帖,才明白。咱區的衛生也直接表現咱們的形象,更關乎我們的健康,所以我逢垃圾便撿,扔垃圾筒了。這要感謝A君吶,讓我成了咱區的“優秀居民模範”。

三樓網友C君:

跟大家住壹起,咱就有責任愛護咱區嘛!我雖然工作忙,每天很少跟大夥接觸,但是出入遇人總能親密地打招呼,讓我心裏也暖乎乎地;以前住巷子裏頭,雖然出門不見擡頭見,但那裏人們臉都繃著,沒有鄰居的樣子,誰也不認識誰,也不想認識,所以才逼得我搬走,要不還不悶死在那裏頭了!

四樓居委會主任:

大夥都在啊,樓主這帖發得好啊!論壇就需要大家出來發發言,就是別把壞的掖著,拿出來大夥壹起研究才是,接下來我通知這個事兒,居委會討論決定給咱小區換個名,大夥有啥好建議歡迎發E-mail到居委會的電子郵箱。

五樓網友B君:

主任說得對,咱們的小區需要咱們壹起來建設嘛!

六樓網友D君:

嗯,看妳們說得有道理,改天我也發個帖反映反映!

七樓樓主:

大夥現在來想想咱小區改名的事兒,都積極發言!……

幾天後,該小區換上了新的牌子,閃亮的幾個大字,——“和諧小區”

點評:

本文緊扣“與妳為鄰”這個題目,以居民區的衛生環境和人際關系改善為話題,采用小區網站鄰裏發帖的形式,運用時下人們常用的網絡交流語言,表達了鄰裏間人們渴望相互理解、***同維護公***衛生、建立和諧人際環境的心願,勾畫出壹副小區居民相互交流的生活圖景。

全文中心突出,構思巧妙,形式新穎時尚,貼近現實,富有生活氣息,語言真切樸實且具有個性。文章體現了考生對當下社會人們交流方式有較真切的觀察,也對當下人們網上交流的語言有較熟練的掌握。本文可看作為網絡新文體寫作的範例。

當然,文章還可以把“我”作為討論的參與者之壹發表意見,並對鄰裏發帖的語言作進壹步提煉。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周小蓬)

作文6

與妳為鄰

“特大新聞!特大新聞!孟家又搬家了!”賣報紙的小販在大喊道。喲!孟子又搬家了。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了吧!這回不知道孟與誰為鄰了。

還記得孟母說過的壹句話:“鄰,是無法回避的,卻可有選擇的。”這次孟母卻是因為學堂附近出現壹大堆工廠,什麽鋼鐵廠,石油加工廠的,環境受到了很嚴重的汙染。孟母曾去申訴道:“與妳為鄰,我們眾人深受汙染其害,這土地幾裏盡是烏煙,爾何不速速離去?”但壹直沒有答復,孟母只得帶著孟子又壹次搬家了。

孟母經過自己再次深思考慮後,決定在廣州的摩天大樓的最高層落戶了。孟母想,我已經在最高層了,不會有人打擾到孟子的學習。經過壹段時間的風平浪靜,孟母發現孟子有些奇怪,出入西裝革履,穿金戴銀的。於是壹探究竟,發現住在周圍的鄰居都為暴發戶,還聽到壹次孟子與他們的對話。“孟子先生,與妳為鄰真是三生有幸,希望能借助壹下妳的聲譽來為我們的商品提升壹下形象,至於酬價方面,任妳定奪。”甲說。“這個嘛!好說。只要妳會做就可以了。”孟子的這壹番話,嚇著孟母!嗚呼!她決不容忍自己的孩子如此的重勢利金錢。

這會,孟母再壹次帶著孟子遠離中國到國外去了。

誰知到了美國定居後,孟母又壹次的希望落空了。由於恐怖主義的存在,他們經常受到恐嚇,甚至襲擊。孟子在此驚慌下,得了精神病。

孟母大哭道:“與他為鄰,傷我孩人格,與妳為鄰,害我孩身體。到底是為何?難道找壹個好的“妳”作鄰居都沒有嗎?為何要為難我們這些想要廉潔的人?為何要我們與那些世俗不堪的人為鄰?

孟母的三次搬家尋鄰的希望落空了,最後,孟母帶著孟子在精神病院裏住下,他們的鄰居都是些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人,都是些風霜高潔、不畏強暴的人,好像是陶潛和李白也在裏面吧。

我想他們應該找到了和找對了自己的鄰居。因為我總聽到孟母這樣說:“陶潛先生,與妳為鄰,真好!看我們家的孟子又聰明了不小……”

點評:

此篇文章最出彩的地方在於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將人們熟知的“孟母三遷”的古典故事改編為現代版的“孟母三遷”。現代孟母之所以“三遷其址”,並非只是為了孟子的學習環境而擔憂,更在於借孟母對孟子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的關心揭示出:面對環境汙染、拜金主義、恐怖主義,現代世界使人們已無法生存在壹個和諧、溫馨、和平的環境中。文章的現實感、正義感非常強。

文章的立意非常精彩,精神病院的結局引人發思:《瘋癲與文明》。

文章的語言樸實顯稚嫩,表達通俗欠通暢,想象超前欠嚴謹。

如文章中的病句:“孟母又壹次的希望落空了”;“陶潛先生,與妳為鄰,真好!,看我們家的孟子又聰明了不小……。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張 靜)

編者按

北京地區高考閱卷已結束,考生都已得知自己的語文成績。本期所組幾篇高考作文,來自本市4所中學。雖不知作文的具體分數,但從語文得分的情況推論,其作文應試成績都在50分之上。所刊文章均為作者事後憑記憶默寫,與原作或有些微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