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互聯網引起了整個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形成了人類的第二生存空間——“網絡社會”。網絡社會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沖擊和改變著人類千百年來逐漸凝聚的道德體系,為道德進步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然而事實告訴我們,每壹次新技術的出現,都有可能成為壹把雙刃劍,當代網絡信息技術也不例外。在促進道德進步的同時,也造成了壹些負面和消極影響,甚至導致了嚴重的網絡道德失範。所謂網絡誠信,就是在壹切網絡行為中,網絡行為者誠實守信,言行壹致,不欺騙他人,不發布虛假信息,不侵犯其他網絡主體的權利,盡最大努力做到真實可靠,不以網絡為工具從事壹切不誠信行為。在網絡社會,誠信意味著自主、自由、民主、平等和權利。網絡的特點是開放性、全球性和虛擬性。在虛擬的網絡社會,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話語權,可以自由發表意見,也可以做出選擇和取舍。網絡社會的主體是人,網絡社會的誠信說到底就是人的誠信。
網絡誠信的本質在於壹種從道德上調整網絡社會中網絡主體之間的利益矛盾,整合網絡社會中人們共同利益的現實機制。網絡誠信作為現實社會誠信的延伸,符合現實社會誠信的特征,具有現實社會誠信的本質特征。
(二)網絡完整性的特征
網絡社會是網絡誠信的基礎,某種程度上,網絡社會的特征也是網絡誠信的特征。網絡社會有以下特點:(1)虛擬性。網絡社會本質上是壹個虛擬社會,人們通常稱之為“虛擬社會”。在這個空間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以“符號”和“符號”的形式進行的,任何行為都用數字符號0和1來表示。這種交往不同於傳統的“熟人社會”。在這種虛擬情境中,人們可以做出在真實空間中無法做到的行為。就像人們經常開玩笑說的:“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妳是壹條狗。”(2)平等。在網絡社會的虛擬空間中,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身份特征,如姓名、性別、年齡、相貌等。,可以隱藏,反而雙方處於無差別的平等地位。網絡社會打破了傳統社會中的等級制度,使得網絡主體在這個空間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待遇,不同層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在網絡空間中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3)開放性。互聯網是壹個開放的系統,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網絡傳遞信息。來自不同國家、民族和種族的人們已經成為“地球村”的壹員。在這個開放的空間裏,不同價值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習俗的人可以相互交流。(4)***享受。各種信息資源可以共享是互聯網的壹大特色和優勢。網絡社會信息資源豐富,人們可以隨時交流和享用這些資源。人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在網上找到妳需要的資源。這種特性和開放性的結合,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價值。
二,當前網絡誠信危機及其原因分析
(壹)網絡誠信危機的表現
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在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虛假信息、網絡詐騙、侵犯隱私等各種不誠信的社會問題也隨之蔓延。它不僅損害了網民的合法權益,損害了企業的社會形象,也阻礙了網絡本身的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開展網絡誠信建設* * *活動,成立“網絡誠信自律聯盟”等行業組織,推出“程心通”、“支付寶”等網絡誠信服務和產品,開展互聯網服務信用評級,發動公眾監督舉報網上失信行為,凈化網絡環境,取得良好效果。但也要看到,網絡上誠信缺失的現象依然存在,有時甚至非常突出。各種網絡失信行為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註。面對目前的各種網絡不誠信,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大量的網絡詐騙是網絡社會信用危機最惡劣的表現。所謂“網絡詐騙”,是指壹些互聯網用戶利用其先進的網絡技術,在互聯網上非法傳播虛假信息,或者篡改各種機密數據,竊取壹些知名機構的信息,誘導網民,非法獲取他人信息、物品或金錢的網絡犯罪行為。比如曾經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網絡釣魚,發送大量自稱來自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短信,意圖引誘收件人給出用戶名、密碼、賬號或信用卡詳細信息等敏感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獲取不正當利益。由於網絡社會的虛擬性,人們的真實行為目的可以通過謊言來掩蓋,他們中的許多人缺乏道德和良知來尋求不正當利益,通過網絡欺詐獲取他人的財富。此外,網絡領域也充斥著大量的計算機病毒,它們大多是通過盜取賬號密碼來獲取他人的財產。網絡社會的犯罪分子除了尋求物質利益,還通過獲取他人的信任進行情感上的欺騙。由於網絡上的交流避免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很多不法分子在網絡上變成了“俊男美女”來欺騙他人的感情,甚至進壹步騙取錢財。類似被網友詐騙的案例不勝枚舉。
2.嚴重侵犯知識產權。網絡信息的快速流動和全球信息傳播給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帶來了巨大沖擊,使得網絡信息的知識產權保護面臨嚴重威脅。其中受沖擊和影響最大的是版權,也就是著作權。隨著網絡的普及,由於網絡社會的開放性和信息享受性,人們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網絡上的大量信息。未經作者許可下載、瀏覽、使用作品,嚴重侵犯了作者的知識產權。大量抄襲、盜用他人作品屢禁不止。由於網絡社會的特殊性,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已成為網絡社會面臨的迫切問題之壹。侵犯網絡知識產權事件屢有發生,屢禁不止。我們不僅應該從道德上譴責這種不誠實行為,還應該進行法律制裁。
3.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大量湧現,大量網絡謠言和鋪天蓋地的虛假信息成為當前網絡誠信缺失的又壹顯著表現。由於互聯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壹定的地位,壹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利用互聯網傳播捏造的新聞或事件。謠言本身就有非常可怕的力量。據說韓國明星崔真實自殺的主要原因也是來自網絡攻擊。因此,韓國政府制定了《信息通信網絡法實施令修正案》,以加強網絡實名登記制度的實施,減少虛假惡意信息的傳播。同時,利用網絡快速傳播這些謠言和虛假信息,也讓人對網絡上的真實信息產生懷疑,使得網絡上真實信息的可信度明顯下降。大量的虛假信息和垃圾郵件嚴重幹擾了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對互聯網造成了信息汙染。處理垃圾信息和垃圾郵件浪費了人們的時間和精力,其中攜帶的網絡病毒讓人防不勝防。提高網絡信息的完整性也是我們當前需要重視的壹個重要方面。
4.侵犯他人隱私的事情經常發生。在現實社會中,個人隱私權在網絡社會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保護個人隱私成為網絡誠信需要面對的考驗。在網絡空間,人們提供的個人信息和資料經常被他人竊取,個人隱私的泄露會侵犯個人尊嚴,嚴重幹擾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網絡行為的誠信與否,區別在於妳能否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壹方面,我們應該看到,由於網絡本身的開放性和非地域性,侵犯隱私權的事件頻頻發生,甚至防不勝防。這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以上幾個方面的內容是目前網絡誠信面臨的幾個突出問題,還有很多其他不誠信的表現。各種不誠信的道德失範使得網絡社會中的行為者缺乏必要的信任,人們對網絡信用體系產生質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受到影響,導致了當前的網絡信用危機。
(二)網絡誠信危機的影響
網絡是壹把雙刃劍,給人類社會帶來驚喜的同時,也給社會發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網絡信用危機的出現和日益嚴重,對互聯網行業和網絡行為者的道德建設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對當前現實社會的公民道德建設產生了負面影響。
1.網絡信用危機嚴重阻礙了互聯網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進入新世紀以來,互聯網產業迅速發展,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互聯網行業所覆蓋並衍生出的娛樂、電子商務等行業的交易額壹直保持著持續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中國電子商務依然保持著快速發展的態勢。網購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現實生活中能買到的消費品,幾乎都能在網上買到。網購逐漸改變了傳統的商業銷售模式,有其自身的優勢,如打破時空限制、降低物流成本等。這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模式,也成為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的主渠道,發展潛力巨大。然而,網絡誠信危機已經成為這壹發展趨勢的絆腳石。由於網絡的虛擬性,給市場監管帶來了困難。誠信缺失導致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商業欺詐事件頻發,嚴重阻礙了互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信用危機已經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問題。
2.網絡誠信危機加劇了整個現實社會的誠信缺失。網絡社會作為人類社會活動在網絡世界的延伸,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社會誠信問題的實質是誠信問題在虛擬世界的體現。同時,網絡社會的信用危機又反過來造成了現實社會信用缺失現狀的惡化。網絡社會是現實社會的壹部分,與整個現實社會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網絡誠信不僅會影響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還會對整個人類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網絡主體也是現實社會中的人,現實社會中的人是網絡信用危機的受害者。現代人的正常生活離不開網絡,正常的生活秩序需要網絡誠信來維護。然而,網絡欺詐、虛假信息、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和隱私等網絡誠信問題的惡化,不僅不利於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而且已經嚴重影響了現實社會的健康發展。大量的網絡犯罪不僅嚴重侵害公民和國家財產,而且危害國家和社會的安全與穩定。因此,網絡信用危機對整個現實社會的影響不容小覷。網絡誠信的缺失也對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社會成員不僅在日常社會中相互信任,在網絡交往中也要相互信任。網絡誠信的嚴重缺失不僅對網絡傳播產生負面影響,導致網絡信任危機,也在壹定程度上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3.網絡信用危機對網絡行為者產生了不良影響。網絡社會的行動者是現實社會中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他們是網絡社會中的主體群體,是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壹代。他們在網絡社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深受網絡社會的影響。由於自身自制力弱,法制觀念淡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成熟,更容易受到網絡誠信危機的侵蝕。他們面對網絡社會的不誠信缺乏警惕,同時面對誘惑道德自律意識薄弱,容易模仿各種不誠信甚至更嚴重的犯罪行為。虛擬的網絡社會中存在著各種意識形態、文化、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信仰,西方價值觀泛濫。當前,青少年沈迷於網絡虛擬社會,影響學習和生活的現象十分突出。網絡信用危機容易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誤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網絡誠信危機對網絡行為者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影響令人擔憂,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壹個迫切問題。我們應該關註網絡信用危機引發的壹系列社會危害。分析網絡信用危機的原因,找出這些不良社會危害的根源,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