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師帶來了四架鋼琴,我要通過這節課送給大家。換壹位最懂得傾聽的學生喊“起立”。第壹個問題:同學們猜猜,我最喜歡做什麽?
2.同學們,妳們喜歡什麽呢?生回答。(反復提示學生註意認真傾聽)
學生喊起立,師評價。
壹、情境導入
介紹壹名同學——小明。讓學生與他打招呼。提示:打招呼只是招手行嗎?打招呼能用剛才喊起立的語氣嗎?引導:不同的情境,說話的語氣是不壹樣的。所以說話的時候,註意說話的語氣。板貼:註意說話的語氣。(生齊讀,引導不要拖長音)
二、走進口語交際
1.繼續介紹:小明同學的午餐是在學校裏吃的。(隨機問:妳的午餐是在哪吃的?)這天他吃完午飯,想把飯盒放回原位,可是阿姨擋住了他的路,他該如何向阿姨說明白呢?
課件出示圖片。“阿姨,請您讓壹下。”請三位同學說。
師:三位同學說得有什麽***同處嗎?
板書:平和? 請求
請三位同學用平和的語氣再來說壹遍。
哪位同學能不能把這句話變壹變,讓這句話聽起來更舒服?
生:阿姨,請您讓壹下好嗎?阿姨,麻煩您讓壹下好嗎?(誇獎語言:目前妳說的是最好的,同學們有沒有要超越她的?)板書:商量? 同桌兩人用商量的語氣互相說說。
2.情景再現:小明征得了阿姨的同意,把飯盒放好了,壹轉身,剛想離開,可是不小心碰了阿姨壹下。這回小明應該和阿姨怎麽說這句話呢?聰明的,妳看看,這兩句話壹樣嗎?出示對比句:我不是故意的!? 我不是故意的。
生:標點符號不壹樣。師:說說感嘆號的語氣。請幾位同學來試讀。
師:聰明的妳壹定知道應該用哪種語氣來說。引導學生不用命令語氣。
板書:誠懇
師:請同學們再來試試,用上請求的語氣。
總結:不同的情境,就要用上不壹樣的語氣與人交流,這樣妳的想法才能更容易讓人接受。小明和我們壹樣,也學會了說話時要註意語氣,所以他能在很多情境當中遊刃有余。
情景壹:(過渡語:)接下來,就讓咱們走進小明的壹天,看看這壹天裏,在小明身上都發生了哪些事?他又是怎樣與人交流的?
這天早上啊,小明上學遲到了,怎麽回事?請看!播放視頻。
下課了,老師回到辦公室了,小明心裏總是放不下,總想著去找老師說上那麽幾句話。這回他是去請求老師嗎?是商量嗎?還是解釋呢?還是?下面,同桌兩人互相練習壹下。提醒角色要互換。
請同學回答。板書:道歉?
師引導學生用上學過的話,商量的語氣來說。
情境再現:教師和學生演繹小明去辦公室解釋遲到原因。
情境二:過渡語:小明得到老師的諒解後,高高興興地往教室走,呦,在洗手池旁他看到了這樣壹幕,(出示圖片:水龍頭滴水)有位同學洗完手沒有擰緊水龍頭就要離開,這回小明應該……請求他嗎?與他商量嗎?解釋?道歉?同桌兩人先互相練習壹下。
師請兩位同學演示情境。簡單指導:介紹分別飾演誰。壹位同學正在洗手、擰水龍頭。
板書:提醒
情境三:叮鈴鈴,放學的鈴聲響起了,小明回到了家裏。晚上,小明家裏召開了家庭會議,關於學校報社團的事,媽媽想讓小明學鋼琴,小明想學畫畫,這回小明改向媽媽……(師指向板書)對,去商量。註意,商量的時候要用上商量的語氣詞,如好嗎?可不可以?行不行?生同桌互相練習。
生上臺情境模擬。
課堂總結:當阿姨擋住了妳的去路,妳可以這樣說……當妳不小心碰到了阿姨妳可以說……當妳遲到了,妳可以這樣說……看到同學忘記關水龍頭了,妳可以說……當妳想學畫畫,妳可以這樣說……
接下來,這節課要結束了,到了咱們道別的時候了,道別的語氣咱們沒學,相信妳也能說的恰當。下課。
個人體會:戴老師的課有三個好。壹是好在設計,整節課渾然壹體,從小明的壹天的見聞經歷,將情境巧妙設計其中,既有豐富的口語交際設計,又貼合實際生活,學生易於接受,並快速融入到情境中。同時,小明面對的群體也是不壹樣的,有老師、同學、家長,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語氣,不同的交流方式,都體現了設計的別出心裁,心思縝密。二是好在語氣,整節課,戴老師都是在和孩子們愉快地交流,音容笑貌,平和而溫柔,讓人如沐春風,我若是在場的學生,也會不自覺喜歡上這麽和藹可親的老師,遇到說錯的、不恰當的,戴老師從不直接點明,而是通過合理的答案提示不合適的回答。三是好在面向全體。整節課,戴老師盡量面向全體學生,給多數學生機會回答,上臺展示,課堂生動活潑,令人佩服戴老師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