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口誅筆伐
讀音:kǒu zhū bǐ fá
釋義:誅:痛斥,責罰;伐:聲討,攻打。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出處:宋·陳亮《畏羞於君子》:“此丈夫所當履其道,免筆誅口伐於蓽門閨竇之間。”
近義詞:大張撻伐?反義詞:歌功頌德?
相似詞:口口相傳?伏誅?誅滅?不教而誅?罪不容誅?竊鉤者誅?誅心之論?天誅地滅?
造句:
1、美國人有充分的理由口誅筆伐A公司。
2、對這種不贍養老人的行為,我們必須口誅筆伐,使之無處容身。
3、但正如他們口誅筆伐的銀行家那樣,很少有人會這麽想。
4、對社會的不公進行口誅筆伐,正是新聞記者的職責所在。
5、對壞現象我們要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