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系統 由華為打造,“ 5G ”存在大量由華為提供的必要專利,但諷刺的是,在未來壹段時間內,“魚和熊掌”難以兼得。
這並不是說鴻蒙系統不會出現在5G手機上,而是由於美國方面的制裁,使這套組合很難買到。
現在點開華為商城或是某平臺的自營店, 妳會發現華為熱門機型基本是缺貨狀態。
庫存越來越少,產品越來越難買,某些關鍵元器件的庫存用完即止。
用於4G產品的元器件可以購買,但用於5G產品的元器件難以購買。
無論哪個國家的企業,如果想向華為供應使用了壹定美國技術的產品,那麽就需要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除非在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美國技術的參與。
但有意思的是從第壹輪制裁到現在,美國並沒有完全切斷華為的供應渠道,而是批準了壹些企業提交的供貨申請,這其中的邏輯壹時間讓人難以捉摸。
直到去年年底,據金融時報報道,壹位參加美國簡報會的半導體高管表示,“美國商務部在最近的談話中壹直告訴各家公司,盡管他們在處理面向華為的供應申請時經常會拒絕發放許可, 但如果公司能證明其技術不支持5G,那麽就可以克服這壹困難。 這裏所談的指的是尖端的電信基礎設施。
那麽同樣的“供應標準”會不會應用到消費者業務上?
去年年底,有消息稱AMD、英特爾、高通4G芯片都獲得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
今年年初,有知名 科技 媒體報道(圖),“華為4G接近全部電子元器件、設備和技術供應商已獲美國商務部許可……但5G相關還沒松動。”
之後,華為推出了P40、Mate40Pro、MateX2等產品的4G版本。
當時,大部分人認為這是華為5G核心元器件缺貨的標誌。
在6月2日的鴻蒙發布會後,華為上架壹些包括手機、平板在內的搭載鴻蒙系統的數碼產品,但遺憾的是,在這些新上架的產品中,只有最頂配的12.6英寸MatePadPro (僅8+256版本)才支持5G網絡。
這裏再插壹個題外話,麒麟9000系列SoC不是集成自研的巴龍5G基帶嗎?那為什麽使用該芯片的產品不支持5G。
其實除了基帶模塊,手機要想支持5G還需要另壹個核心模塊——射頻的配合。
而目前無論是華為還是三星,在射頻模塊上都有美企為其提供的芯片,而且這些芯片是難以替代的。
海思可以做部分芯片,但距離完全替代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在濾波上。況且,現在華為已經表示,海思(大)的所有芯片都已停產。
在5G時代上架4G產品,對於華為來說可能將是新常態。
目前除了“親兒子”榮耀在獨立前推出的部分機型,還沒有其它非華為的手機會使用鴻蒙系統。
要想體驗完整的鴻蒙系統,那麽妳暫時只能購買華為系(華為、部分榮耀產品)產品。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華為會有更多的搭載鴻蒙系統的4G產品出現,華為的5G產品也會越來越難買到。
目前,華為Mate40系列、nova8系列、MateX2等熱門產品都推出了4G版本,並預裝鴻蒙系統。
不久前,華為上架了壹款使用驍龍870處理器,運行鴻蒙系統的平板。這款平板僅支持WiFi連接,屬於非5G產品的範疇。
在華為商城和京東看了壹下該平板,發現這是所有熱門產品中備貨最充足的。也許是因為用於這款平板的大部分元器件已經獲得供貨許可。
而且,和華為最近上新的非5G產品相比,MatePadPro10.8使用的是並不是已經被迫停產的麒麟芯片,而且在新壹輪制裁後獲得供貨許可的高通芯片。
如果有華為產品滿足“不使用麒麟芯片”和“不支持5G”這兩點,那麽對於消費者來說,它應該會好買壹些。
上面說了“不支持5G”為什麽好買,那麽“不使用麒麟芯片”,為什麽好買?
很簡單,麒麟芯片已經停產,用壹顆少壹顆,暫時無法繼續生產。
可以預見,在未來壹段時間,華為會有更多的4G產品上架,並預裝鴻蒙系統。當然現在華為商城就有鴻蒙+4G/WiFi6這套組合。
如果妳想買鴻蒙的手機、平板,那麽妳暫時只有華為這壹個選項。
如果妳想買5G產品,那麽可以選擇費力的“搶”華為產品,或是輕松的購買非華為的產品。
為什麽要寫這篇文章呢?
因為我正準備入手壹部預裝鴻蒙系統的非5G華為產品,便宜還好賣。如果是在以前,華為又怎會讓消費者在通訊上難受。在旗艦產品上用最新的技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