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不是皇帝卻穿著龍袍下葬,北京出土的神秘幹屍究竟是什麽身份?

不是皇帝卻穿著龍袍下葬,北京出土的神秘幹屍究竟是什麽身份?

2006年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發掘出壹具幹屍,幹屍長1.73米、左腳有6個腳趾。幹屍出土時皮膚還具有彈性,呈古銅色,出土後,隨著環境的改變,幹屍的水分徹底揮發,但是其頭發、指甲仍然保存良好,全身呈黑色。棺頭上有這麽幾個大字“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可以初步推斷幹屍的朝代為康熙年間,身份為四品“中憲大夫”黃拙吾。

棺頭上有這麽幾個大字“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可以初步推斷幹屍的朝代為康熙年間,身份為四品“中憲大夫”黃拙吾。黃拙吾因工作出色,皇帝賞賜了他壹品的“麒麟補服”和“五爪龍袍”。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幹屍的身上穿著那件龍袍。

這具幹屍留著明朝的發式,說明他以前是明朝官員,後不得以在清朝做官,剃發易服。從幹屍頭頂的發際線的位置,放大觀察後,頭頂沒有頭發的痕跡,也證明了死者遵守了剃發易服的制度。幹屍將近50多歲,死亡時間為深秋,並且是壹位文官。

但是假設這具幹屍是四品“中憲大夫”黃拙吾,那為什麽皇帝要賞賜壹件壹品武官的麒麟補服,並且陪葬著壹件龍袍,身著蟒袍呢?這也實在說不過去。有人認為是被康熙皇帝廢黜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然而愛新覺羅·胤礽死於冬天,而幹屍不腐爛,是因為入葬時間為寒冷的冬天,凝固住了水分,讓屍體保存良好。並非秋天,其次愛新覺羅·胤礽葬於天津薊縣黃花山理親王陵,是清朝的皇家陵園,並非石景山的幹屍。蟒服代表這王爺,龍袍代表這皇帝,壹品武官代表著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