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上周五,白宮是否參與了中加‘交換’的談判?”?
對此,普薩基首先回答道,“我們不會用這樣的術語談論這件事。我們稱之為司法部的行動,司法部是壹個獨立的部門。這是執法問題,具體涉及到被釋放的華為人員。因此,這是壹個法律問題。”接著,她提到了美國政府此前對中國依法處理加拿大公民康和邁克爾案件的批評。
在記者的追問下,普薩基稱康明凱夫婦返回加拿大是“好消息”,“我們並不掩飾我們對此事的推動”。但她強調,這與孟晚舟案的最新進展“沒有任何聯系”,“我認為指出並說得非常清楚是非常重要的”,並再次聲稱美國司法部是“獨立的”,可以做出“獨立的執法決定”。
面對* * *和共產黨人的攻擊,普薩基隔空與他們打了壹場“口水戰”,稱“他們可能不熟悉司法部的獨立性,但它在這個政府下是獨立的”。
她補充道,“我們的對華政策沒有改變。我們不尋求沖突。這是壹種競爭關系。”普薩基宣稱要與盟友合作,讓中國為美國政府列舉的無理指責“承擔責任”;同時強調“我們將繼續與中國接觸,保持溝通渠道暢通,負責任地管理競爭,並討論潛在的共同利益領域”。
“所以,(孟晚舟案)絕對沒有影響。任何人都不應該把它解釋為對我們重要政策的影響。這是法律事件,也是法律決定。”
孟晚舟回歸中國的影響
對於孟晚舟回國的影響,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懿表示,這是近期中美關系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事件,使人們開始謹慎樂觀地預期中美關系可能迎來階段性轉折。
在雙方的不懈努力下,以中國的實力為後盾,中國堅定地以負責任的態度處理中美關系,為孟晚舟事件贏得了壹個良性的結局;經過不懈努力,我們迎來了階段性勝利。毫無疑問,這是值得各方歡欣鼓舞的。
“然而,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是壹場持久戰。以孟晚舟背後的華為為代表的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博弈,也是壹場持久戰,需要我們保持決心和耐心,繼續前行。”沈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