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後的企業的處罰會根據情節而不同,可以肯定的是壹定都會罰錢,比如2021年央視315晚會曾曝光了互聯網虛假廣告亂象,多家瀏覽器廣告代理商為壹些沒有資質的公司提供虛假醫藥廣告競價排名,後這些企業被行政處罰:
3月30日,成都龍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罰款129萬元,並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51.6萬元;
4月16日,山西晉商訊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被罰款約9.25萬元;
5月21日,上海經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罰款約80.29萬元;
5月25日,上海亦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被罰款80萬元;
5月28日,上海奇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罰款約81.45萬元。
315打假維權的現狀
壹直以來中國使用的都是行政加司法另種打假維權手段,這也算是中國特色吧。在中國有龐大的行政執法隊伍,雖然每年的315也都能查處壹大批假冒偽劣產品,但做為壹種政府行為,行政執法無論在效率、效果上都難以滿足企業和市場的需要。
為此,中國企業和品牌也開始紛紛自己組織團隊大張旗鼓的開展打假維權,比如茅臺酒、彪馬服飾、喜洋洋等等。
企業維權主要是通過司法手段進行,當然在這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和風險讓很多企業苦不堪言,壹些企業經過多次努力無果,已經發展到對假冒偽劣產品聽之任之的程度。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社會上不斷湧現出壹些憑借豐富的維權經驗和健全的網絡,幫助企業維護市場和品牌發展的機構和個人,他們通過市場化、規模化的運作,為企業打假維權摸索出壹條行之有效的道路。
以上內容參考 上遊新聞-去年3.15曝光企業現在怎樣了?多家虛假醫藥廣告代理被罰,科勒因采集人臉信息被罰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