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是非審之於心,毀譽聽之於人 ,得失安之於數”的具體含義和應用範圍分別是什麽?

“是非審之於心,毀譽聽之於人 ,得失安之於數”的具體含義和應用範圍分別是什麽?

是非審之於心,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自己的言行是對是錯,要用自己的良心去衡量;自身被贊譽或受詆毀,要聽任別人去評價;壹生得到的或者失去的,要聽從命運的安排。

這是嶽麓書院講堂中壹副對聯的前三句,完整的對聯是:

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嶽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

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聖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雲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此聯出自清代的曠敏本之手。

曠敏本(1699—1782)乾隆十九年(1754)受聘為嶽麓書院山長,並撰書此聯。原件毀於抗日戰爭時期,1983年由顏家龍補書重刻。上聯告誡治學者應明辯是非,淡於利害關系,努力攀登知識的高峰,自會感知朗月清風,自會領悟萬物派生的本原。下聯圍繞朱熹手書的忠孝廉節四字,啟發學子應在這些方面下工夫,尋得歸宿。此聯構思精辟,用語巧妙,讀來韻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