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相關的、想學金融知識的、想以後做金融的,選高金。綜合管理類的、做實業相關的、想學管理類知識的,選安泰。兩者的氛圍和周圍的人,有這個差別。總體上按照這個區分來選擇,壹般不會出錯。
安泰資質更老。安泰的MBA招了很多年了,各種大齡的老校友。高金很年輕,成立時間晚。所以,安泰的MBA校友更多、範圍更大。
高金有上海市政府支持,而安泰沒有。每壹屆上海市的副市長,分管金融的,就是高金的理事長。已退休的上海市副市長,在高金做教授。而安泰沒有這個配置。就政府資源和領導頂層設計而言,高金更強。
高金相對獨立,雖然兩者都是上海交通大學下面的二級學院,平時也沒什麽差異。但高金是上海市政府依托交大設立的,有些事情是獨立的,而安泰就是交大下面的二級學院,不存在其他領導方。
安泰學生的壹些金融類課程,是請高金的教授去上課的。高金的壹些管理類課程,是安泰的教授上的。
兩者都是滬上第壹梯隊的MBA。論管理學,安泰更強。論金融學,高金更強。
就2021屆而言,高金申請的難度比安泰要小,因為高金21屆擴招了。但以後說不準。
高金的名氣,出了長三角的金融圈,不如安泰。可能還是年輕學院,而且畢竟太聚焦於金融了,範圍沒那麽廣闊。
安泰在戶外運動圈,戈壁、沙漠之類的場合,名聲不好,不管是長江、中歐、還是復旦,都這麽認為,也不知道如何導致的。
高金和安泰新來的年輕老師,水平差異大,特別是和從海外挖回來的老教授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安泰的教授,國際化程度不如高金,高金有眾多海外名校拿到終生教職的,高金花血本挖回來的,安泰的比例明顯低了很多。
安泰總體的教授人數,比高金多,招生人數也比高金多。
安泰MBA學費,比高金便宜。
創業氛圍,安泰比高金強太多。高金的創業氛圍不行。
在安泰的時候,覺得高金更有錢。在高金的時候,覺得安泰更有錢。但有個***同點,感覺給MBA們花的錢不夠多,總感覺錢花在了其他專業上。
同學們的年齡、級別、檔次,都差不多。但是感覺高金的包裝能力好像是略強壹點。
安泰有各種的創業大會、管理論壇、企業發展論壇等等的。而上海市的各種國際金融家論壇、金融會議、證券化論壇等等的,都是高金承辦。兩個明顯的不同特色。
兩個學院,雖然平臺都不錯,就業和機會真的都看自己,同學們的差異較大。被大佬提攜的概率都很小,天天搞到壹塊的,還是那些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課業壓力都較大,但高金的明顯大於安泰的。MBA中,學霸都是少數,大多按部就班的畢業了,也就那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