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為什麽古時候的沒人都喜歡手持壹把團扇?

為什麽古時候的沒人都喜歡手持壹把團扇?

電影 《青蛇》裏的兩個人,用團扇遮住欲望,古時的女子是偏愛手執壹柄團扇,半遮素面。壹把團扇,為什麽古時候的美人都喜歡手持壹把團扇?

首先就是可以將含蓄之美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團扇又稱宮扇、紈扇,是壹種圓形有柄的扇子。通過這樣的扇子,可以盡顯女子的嫵媚和妖嬈。白居易曾說:猶抱琵琶半遮面,顯示女子的含蓄之美。這裏將琵琶換為扇子,也是壹樣的。《青蛇》裏的姐妹,各持壹把素色團扇,隨風扶柳,輕盈飄逸,盡是人間低眉順首的溫順女子。

其次就是可以遮蔽風塵。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總會遇到壹些時候起風,這個時候用這個扇子遮擋壹下,也是非常實用的物件。唐代的扇子用“輕羅”,很薄的絲織品,小扇拿在手中輕巧異常。宋朝的扇面直徑在23~25厘米之間,扇子長度在35~40厘米之間。宋畫裏那些女子所拿的扇子,那就更是小巧可愛了。這樣拿來遮擋或者乘涼都是很好的選擇。

第三個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紅蓋頭。

唐朝時期,新娘出嫁當日,必須用團扇遮面,壹是“遮羞”,二是“避邪”。在團扇的遮擋下,女子壹步步走向夫家,走向未曾蒙面的愛情和壹生未知的命運。

現代有代駕,古時候還有代揭紅蓋頭的,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就是個中高手。試想壹下這樣的場景,輕扇掩紅妝,躲在扇後的新娘,等待著,期盼著,暢想著。在卻扇詩中,新娘把團扇壹點點移開,緩緩地露出含情眉目芙蓉面,實在覺得特別美好。

第四個就是道具。

壹柄絹紗團扇,也是歌女們進行歌舞表演必不可少的道具。歌扇舞衣,總是成對出現在古人的記錄裏。

“江清歌扇底,野曠舞衣”,杜甫描述過這樣的場景,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輕歌畫舫裏燭光搖曳,歌女們在天地曠野裏表演。

壹把團扇壹首詩,美到骨子裏的柔情,妳若是能回到宋朝,妳想見到哪位拿著團扇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