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
2012年5月,經報請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兼並重組、壓縮區域產能、城市鋼廠搬遷和落實相關規劃、推進布局調整,核準了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項目建設地點為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實施單位為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建設規模為年產鐵920萬噸、鋼1000萬噸、鋼材938萬噸,總投資為696.8億元。項目將發揮沿海優勢,資源、能源以全球配置為主,創新管理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不斷提高競爭力,推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項目將在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的基礎上實施。
2012年5月31日,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在湛江東海島全面展開建設。寶鋼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鋼1000萬噸,工程計劃投資約696.8億元。
據了解,寶鋼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在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的基礎上實施,“減量置換”將有效改變當地鋼鐵產業發展模式。同時湛江項目未來將主要生產面向汽車、家電等領域的高端碳鋼板材類產品,有助於滿足珠三角對高端鋼材的需求缺口。
寶鋼集團表示,全國鋼鐵市場產能過剩集中在低端領域,高端產品依然有很大部分依賴進口,寶鋼除了在全國布局中“高端起步”外,在上海地區也嚴格貫徹“減量、增效、調整、發展”的方針,積極推進上海鋼鐵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中科合資
壹、項目概況
中科合資廣東煉化壹體化項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合資煉化項目,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科威特國家石油有限公司,按股比50:50合資建設。項目選址位於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島新區,總用地面積約12.26平方公裏,其中首期用地6.33平方公裏;首期總投資約90億美元,規劃煉油1500萬噸/年,生產乙烯100萬噸/年,配套建設湛江港東海島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計劃2014年建成投產。項目將實施循環經濟模式,采用國際和國內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汙染控制技術,並嚴格按照國際最先進的環保標準進行設計和管理,把該項目建設成為中國石化工業的標誌性、示範性工程和打造成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二、項目選址優勢
中科煉化項目選址所在的東海島是中國第五大島、廣東省第壹大島,陸地面積286平方公裏,現有人口約16萬人。東海島擁有豐富的未開發的土地資源,是壹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具有建設國際深水大港、發展現代大工業的優越條件。
1、擁有可建設大型油輪碼頭的深水岸線。湛江港灣面積269平方公裏,現有生產性泊位3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26個, 擁有全國第壹座最大的30萬噸級陸岸原油碼頭、華南地區最大的25萬噸級鐵礦石碼頭和亞洲地區最深的30萬噸級航道。項目選址北臨湛江港,岸線長3.05公裏,離-21.9米的深水航道不到500米,可建設30萬噸級大型油輪碼頭。
2、可充分利用湛江港的管道運輸網絡,大大降低運輸成本。湛江管道運輸現有三套系統:壹是湛江至茂石的原油管道,長115公裏,輸送能力800萬噸/年;二是湛江至西南成品油管道,長1740公裏,輸送能力1000萬噸/年;三是湛江至珠三角成品油管道,長1135公裏,輸送能力1200萬噸/年。中科廣東煉化壹體化項目選址只需鋪設42公裏的管道就可以和湛江港石化碼頭及管網連接,通過該管網,成品油可直接運往珠三角地區和中國的大西南地區。
3、東海島有足夠的環境承載力。湛江市具有大氣環境容量和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優勢。湛江三面環海,東海島四面環海,海區開闊,與外海水體交換較易,東海島大氣和近岸海域環境承載容量大,區域大氣環境優越;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05年9月12日《關於核定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城市大氣環境容量的通知》(環辦〔2005〕96號),核定湛江市SO2的環境容量為10.2萬噸/年,而湛江市2008年實際排放量僅為4萬噸,對大型石化項目有足夠的環境承載力。項目選址地東海島新區區域環評已於2009年5月21日獲國家環保部通過,明確指出可在該區域建設石油煉化壹體化項目。
4、有現成工業用地可供項目使用。中科煉化項目用地12.26平方公裏,其中,陸域面積8.7平方公裏,海灘回填面積3.56平方公裏;陸域用地已基本完成征地,搬遷安置工作進展順利,海域使用報批工作已完成,各項用地手續齊備,可即時提供項目落地使用。
5、交通條件十分優越。中科煉化項目選址距離火車站、機場、高速公路均在30公裏範圍之內;正在建設中的東海島鐵路和60米寬的廣東海大路口至蔚律港疏港公路貫穿項目選址所在地東海島新區,連接湛江疏港公路、渝湛高速公路,與國道325線、207線和省道373線、374線相連,***同構成環繞湛江市區、湛江港區和東海島的現代化公路網絡。
三、項目進展情況
2009年8月10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宣布中科合資廣東煉化壹體化項目選址在湛江東海島。
2009年10月26日,湛江市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在廣州簽署中科煉化項目諒解備忘錄,宣布中科煉化項目定址在湛江東海島,這顯示了各方加快推進該項目建設的***同意願,標誌著各方合作進入新的階段。
2010年5月13日,中科煉化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開出“路條”,同意該項目從廣州南沙遷址湛江東海島建設。
2010年9月13日,中科煉化項目環評報告獲得環保部審批通過。
2010年9月21日,中科煉化項目用海獲得國家海洋局順利通過,同意項目用海510公頃,其中填海283公頃。
2010年9月30日,中科煉化項目用地預審獲得國土資源部審查通過,同意項目用地633公頃。
2010年11月21日,中科煉化項目節能減排審查獲得國家發改委通過。
2011年3月4日,中科煉化項目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