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
背負著青天,而沒有什麽力量能阻擋它了,然後才像現在這樣飛到南方去。
出自莊周《逍遙遊》。
原句是: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譯文:因此,鵬在九萬裏的高空飛行,風就在它的身下了,憑借著風力,背負著青天毫無阻擋,然後才開始朝南飛。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並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雖有祈向,不可得也”。壹方面,“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另壹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現實處境又使他無法壹展抱負。
人世間既然如此汙穢,“不可與莊語”,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裏翺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裏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遊》。
思想內容
《逍遙遊》是《莊子》的第壹篇,集中代表了莊子的哲學思想。“逍遙遊”是莊子的人生理想,是莊子人生論的核心內容。“逍遙遊”是指“無所待而遊無窮”,對世俗之物無所依賴,與自然化而為壹,不受任何束縛自由地遊於世間。“逍遙”,在莊子這裏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觀念及其價值的限制而達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
“遊”,並不是指形體之遊,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遊,形體上的束縛被消解後,自然就可以悠遊於世。逍遙遊就是超脫萬物、無所依賴、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在莊子看來,達到這種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齋”“坐忘”,這兩者體現了壹種精神自由和天人合壹的精神逍遙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