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出生於潁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壹帶。此地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人才庫。當時為各路英豪出謀劃策的謀士, 央視版《三國演義》中的郭嘉
十之六七出於此地。少年時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歡與長者交談,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常使長者們自愧不如。光陰往薦,飽讀詩書的郭嘉轉眼長大成人。他長得清瘦俊朗,又有壹雙清澈深邃的眼睛。郭嘉自信而清高,喜歡無拘無束,交友非常挑剔,只與心目中的仁人誌士來往。但他待朋友非常真誠、熱情,喜歡通宵達旦地飲酒暢談。郭嘉21歲的時候,在朋友田豐等人的鼓動下,投奔到袁紹帳下。袁紹當時被稱為“天下英雄”。他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厚禮待之。但數十日壹過,郭嘉便看出袁紹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於是,郭嘉毅然離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紹最風光的時候離開他的,這非但要有極大的勇氣,更要有超常的眼光。 央視版《三國演義》中的郭嘉就這樣,郭嘉壹直賦閑了6年。公元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壹位謀士戲誌才去世。傷心之余,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壹位可以接替戲誌才的謀士。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大喜,十裏相迎將郭嘉接入自己的營帳,***論天下大事。這次會面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後來的“隆中對”。郭嘉比曹操小15歲,但對曹操的宏國偉誌似乎了如指掌。當曹操就天下形勢給向郭嘉問計時,郭嘉壹語道破要害,趁議曹操乘袁紹攻擊公孫瓚之時先消滅呂布。這樣不僅能使曹軍擴大實力,又可以避免以後曹袁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又詢問郭嘉,作為謀士,最關鍵的素質是什麽?郭嘉說戰爭和下棋壹樣,沒有壹場戰爭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讀兵法只是入門,軍師的優劣在於臨場應變。郭嘉明晰透徹的分析,讓曹操壹下看到了光明的未來。曹操聽完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真吾主也。”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系親密,猶如朋友壹般。據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
郭嘉遊戲動漫以及其他文學作品形象(40張)同席,其親密程度可見壹斑。在嚴於治軍的操營帳裏,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裏,“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曹操手下有壹位紀檢官員,叫陳群,曾因郭嘉行為上不夠檢點奏了他壹本。但是,曹操壹面表揚陳群檢舉有功,壹面卻對郭嘉不聞不問。不僅如此,曹操還暗地裏為郭嘉壹仍其舊的生活作風喝彩。在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有史學家說,郭嘉是幸運的,只有曹操這種雄才大略的人,才敢於使用郭嘉這類藐視禮法的人,並把他引為“知己” 。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托付給郭嘉。 郭嘉在曹操集團中的重要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甚至可以將曹操的戎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為前後兩部分。生前郭嘉幫助曹操統壹了北方:在曹操先後剿滅呂布、袁紹及其余部的戰鬥中,郭嘉居功至偉。郭嘉死後,曹操除在西北與馬騰、韓遂等草寇型軍閥的戰爭中取得壹些戰績外,基本上處於停滯不前的境地。208年赤壁之戰後,更留下壹個天下三分的無奈結局。對此曹操本人亦深有體會,不然他不會在赤壁戰敗後的退卻路上,發出這樣壹聲孤猿泣血般的哀嘆:“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 惜哉奉孝!痛哉奉孝!哀哉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