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報告的行為如果不制止,會讓她以為是對的而留存到意識裏。
可是小朋友們從小長到大都很討厭這種行為,她會被壹起的小朋友嫌棄甚至孤立的。
同樣大寶內心對她也是嫌棄不喜歡的。這影響他們的感情。
而妳說的看到不好的事情敢於說出來,這是正義的壹面,涉及到是非倫理道德等等,不包括二寶本身的利益,這裏她打報告有著表現自己或者爭寵的意識存在,就是打小報告,妳需要教育她分辨是非。
另外舉例教育:
孩子打小報告怎麽辦?——吳宗彥,2012年10月,勿轉載
(作者:sturman
鏈接:/question/20548826/answer/15485268)
這是壹個特別有趣的問題,裏面涉及許多孩子未來的人生選擇:如,
更關註自己內在生活,還是以關註他者生活狀態為樂?
有恩怨才打小報告,還是喜歡打小報告,抑或是覺得正義需要聲張?
這種行為的對錯與否、制止與否時常會成為討論的焦點,但在我看來更關鍵的不是這些,而是兒童在這件事的歷程中學到了什麽。還是那壹句,半開放結構是更好的選擇,另外加上積極導向。我建議處理的方式是這樣:
孩子:誰誰誰怎樣怎樣了。
老師:妳覺得這件事做得不對是不是?
孩子:是。
老師:那妳有沒有先試著幫助他認識並改正?
孩子:A、沒有。B、我跟他說了,他不聽。
老師:A、那這是打小報告了,要有心幫助別人,才能說別人的問題。
B、那我跟妳壹起去找他聊聊。
補充:建議妳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12/1025/11/8ELJRO3F00012Q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