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生豬養殖盈利利潤難以長期維持90%的屠宰企業都在虧

生豬養殖盈利利潤難以長期維持90%的屠宰企業都在虧

“該賺錢時虧,在虧錢時虧更多”已成為屠宰行業常態,在生豬養殖已實現頭均“千元利潤”時,屠宰行業依然“受傷”頗深。甚至有業內人士感慨,當前“缺豬不缺肉”,屠宰讓利功不可沒。

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近期屠宰在行業理論上“已實現盈利”,但其利潤難以長期維持,根源在於終端市場趨於飽和,而屠宰產能嚴重過剩,尤其在養殖龍頭不斷加入“戰局”後,屠宰行業競爭激化。

陣痛:虧損將近壹年開工率不足3成

“現在90%的屠宰企業都在虧,尤其是單純做屠宰的中小廠,都在苦苦支撐,算下來虧損是從春節開始,除非在今年4月存了壹些凍品能賺些錢,鮮品是壹直在虧。”近期在財聯社記者參加的電話會議中,北方某屠宰行業資深人士如此表示。

屠宰行業位於生豬產業鏈中下遊,生豬經歷育種、養殖後,再經過屠宰加工,然後通過物流運送至農貿市場、商超等進行銷售。當前生豬養殖已實現頭均“千元利潤”,而屠宰行業仍處寒冬。

事實上,屠宰行業自年初就處於虧損狀態,頭均虧損壹度超過100元/頭,隨著消費回暖,理論上平均數值呈現出轉負為正。但多位屠宰行業從業者表示,大多數企業還處於虧損中,整體行業還比較艱難,其中規模企業頭均虧損在20-30元,小型屠宰場甚至頭均虧損能達到70-80元。

(圖片來源:鋼聯數據)

面對虧損,多數企業都在縮減宰量、降低開工以期止損。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當前屠宰企業開工率為22.34%,同比下跌3.02個百分點。隨著中秋過後和疫情影響,需求慣性回落,開工率整體數值下降明顯。加之毛豬價格高位震蕩,屠企采購成本增加,目前多數屠企以銷定產,收豬量有限,短期屠宰開工率仍有下降空間。

“以前壹天能宰六七百頭,現在壹天才兩三百頭,固定成本不變,能不虧錢嗎?而且現在信息特別透明,哪低價從哪拉肉,擱過去誰能想到河南還有外地調運過來的肉,現在不好幹呀。”河南某小型屠宰場人士向財聯社記者感慨。

江蘇林梵可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龍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以前有壹句老話是中國屠宰看山東,山東屠宰看臨沂,之前臨沂壹個市大大小小屠宰場有100多家,而且放在外地來看,宰量都比較大,基本不入庫,都是當天宰當天銷,現在不少停產了,因為虧損實在幹不下去了,停產約10%左右。”

在長期虧損的背景下,勢必會迎來行業洗牌。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屠宰產能已經過剩,虧不起的中小型屠宰場會考慮賣廠,行業發展會倒逼企業優勝劣汰,倒閉潮可能會在明年,屆時養殖集團或許有接盤的可能。

競爭:外侵+內卷屠宰行業“廝殺加劇”

探究當前屠宰行業現狀的原因,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根源在於屠宰行業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目前消費環境較差,但屠宰產能還在增長。

隨著北方生豬養殖規模化發展,市場散戶豬源提供有限,屠企對企業豬源依賴性日益增強,2022年在山東和河南這兩個養殖大省,屠宰企業收購比例中散戶豬源幾乎趨近為0.

大農盟董事長王鈺松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河南的養殖散戶曾經特別多,早期壹個山窩裏都能有2萬頭母豬,但在上輪豬周期中,實際淘汰的散戶高達60%,現在河南很多地方已經成了‘無豬縣’,裝豬臺都生銹了,當然規模化發展是壹方面原因,另壹方面是疫病因素。”

屠宰企業不僅議價權減弱,還面臨養殖集團大舉進軍屠宰產業,行業拼殺加劇的局面。牧原股份(002714.SZ)現已成為養殖、屠宰雙龍頭。對於今年下半年屠宰板塊計劃,公司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已投產8家屠宰廠,投產產能合計為2200萬頭/年,預計今年年底投產總產能將超過3000萬頭/年。

“集團豬場已發展成強勁的對手,它們有能力容忍屠宰板塊壹段時間的虧損,現在就是行業內飯本來就少了,還多了幾個強壯的人來盛飯。”雲南屠宰資深人士冉曉峰如此表示。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高陽表示:“雖然豬價上漲是供應存在缺口,養殖企業短期惜售挺價讓屠企采購難度提升,但屠企自亂陣腳、爭搶高價豬也是造成虧損的主要因素。其根本原因在於現階段屠宰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屠企的發展正經歷著陣痛期。”

下遊需求趨於飽和,使得屠宰企業加劇爭搶為數不多的利潤空間,內部矛盾突出導致內卷。上述北方資深屠宰人士表示,開工率逐漸走低,豬肉屠宰量遠遠大於需求量,中小型包括大型的屠宰場會在銷售端進行價格戰,如果不降價,對方就不買肉也不報單,逼迫屠宰場進行降價,現在只有養殖端和賣肉端掙錢,下壹步的屠宰業的經營會更加艱難。

值得壹提的是,在財聯社記者采訪了解中發現,南北方屠宰模式存在差異。冉曉峰進壹步表示:“北方自營模式比較多,南方代宰模式多,因此北方可能是屠宰虧損多,豬販子不怎麽虧,南方是代宰戶更慘,屠宰場還行。只是這塊虧損轉嫁給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