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騰訊碾壓小公司:血腥的3Q大戰

騰訊碾壓小公司:血腥的3Q大戰

這是我10年程序人生的第二部分。

記錄壹場驚心動魄的商戰:3Q大戰。

在中國互聯網史上,3Q大戰是壹次具有象征意義的壹戰,可以稱之為互聯網壹戰。

那時候,楊格還是壹個工作不到兩年的基層員工。他有幸加入了這場戰爭,並在戰爭的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3Q大戰整個過程驚心動魄,跌宕起伏。

對於360來說,3Q大戰是壹場生死之戰,壹旦失敗,公司將不復存在。

對於騰訊來說,“3Q”大戰是壹場正名之戰,決定其能否搶占安全市場。

陽哥經歷了整個過程,今天分享給大家:

2010,我剛加入360,加入後不久在周召開了員工大會。

當時360剛剛完成A輪3000萬美金,不到500人,還處於創業的艱難階段。

在這次會議上,老周提到QQ醫生發布了最新版本,用戶升級後成為QQ電腦管家。在很多用戶的機器上,電腦管家開始和360安全衛士不兼容了!

老周提到:360必須強勢反擊,絕不能坐以待斃。

這次會後,大家議論紛紛,很多同事都充滿悲觀:360永遠打不過騰訊。

騰訊當年也是巨頭,遠沒有今天這麽開放。任何壹家公司有了好的產品,都會立刻跟進,做出幾乎壹模壹樣的產品。

再者,競爭對手的市場通過推搡瞬間被搶占,這些公司不得不黯然離場。

2008年,在騰訊工作。我記得當時的企業願景是:讓騰訊成為互聯網的水和電。

同時,在互聯網的每壹個重要細分領域,騰訊都提出了行業前三的戰略目標。

3Q大戰的前哨戰始於2009年,標誌性事件是騰訊推出QQ醫生:

最初的QQ醫生是這樣的,後來幾經叠代,功能越來越像360安全衛士,直到QQ醫生直接改名為QQ電腦管家。

這壹行動立即使戰爭升級,從前哨轉為全面戰爭。

安全軟件需要控制系統底層,無論是鉤子系統調用還是監控進程、文件等操作,都需要占用系統API。

如果壹個用戶的電腦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安全軟件,那麽在搶系統API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打架的情況。

各安全廠商的標準操作是:提示與其他安全軟件不兼容,建議卸載。

騰訊電腦管家幾乎壹夜之間就獲得了2億用戶,並且還在繼續高速增長。

這自然對360安全衛士的生存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周在自傳《顛覆者》中提到,他在得知QQ博士被強制升級為QQ的電腦管家後,當場給馬打電話,希望他們能停止強制安裝,但最終溝通無效。

周是壹個極其自信的戰士。被拒絕後,大戰在所難免。

感覺到騰訊步步緊逼的壓力,整個公司氣氛壹片黯淡,大家都特別緊張。

很多人擔心360安全衛士會很快被騰訊電腦管家擠出安全市場。

畢竟2010的360幾乎只有360安全衛士和360殺毒產品。

特別是360安全衛士產品,屬於公司命門。

壹天中午,我和壹個同事在食堂吃飯。

同事突然神秘兮兮的跟我說,他要和壹群工程師壹起關閉開發。

問他具體開發了什麽,他說不知道。

這個同事失蹤了壹個月,期間電話壹直不通。

他回到公司,360扣扣保鏢就誕生了。

和同事聊了下,得知他們被帶到北京懷柔某別墅,進行為期三周的封閉開發。

而這個地方恰好是周打電話給馬要求對方停止強制推廣QQ醫生而被婉拒的地方。

周做出戰略決策後,企業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的360率先迅速推出扣扣保鏢,聲稱騰訊監控用戶隱私。

按鈕保鏢可以屏蔽QQ軟件廣告和QQ彈窗,用戶非常喜歡這個功能。

上線僅72小時,《扣扣保鏢》下載量就突破1000萬,平均每秒獨立下載安裝40次,創下了當時互聯網新軟件發布的下載記錄。

這當然是騰訊不能容忍的行為。屏蔽廣告和彈窗對騰訊的廣告收入影響很大。

很快騰訊開始出手,戰局進入第二階段。

誰也沒想到,騰訊的反擊如此果斷而猛烈。

騰訊做出了壹個“艱難的決定”,迫使用戶在卸載360和卸載QQ之間做出選擇。

我清楚的記得,騰訊的艱難決定,讓360每天減少了幾百萬用戶。

騰訊流失的用戶幾乎無人問津。

網民在精神上強烈支持360,各種論壇充斥著對騰訊的批評,但在行動上,大家都支持騰訊,迅速卸載了360。

很容易理解,QQ是壹個社交軟件,遷移成本太高,而360安全衛士只是壹個安全軟件,替代產品很多。

此舉引發了兩大陣營的爭鬥,騰訊陣營包括:百度、騰訊、金山、可牛、悠遊。

360陣營包括酷狗、世界之窗、魯大師、迅雷、快播、暴風影音、多玩、人人網。

正面戰場之外的輿論戰也如火如荼。

傳言馬怒摔杯子,周爆料騰訊早就想淘汰360。

雙方也開始隔空喊話:

我在騰訊工作,由於不久前剛加入360,很多同事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妳是騰訊派來的商業間諜嗎,這讓我很郁悶,很無語。

戰火很快燒到了我負責的產品:360遠程壹對壹軟件。

於是我加入了這場戰爭,每天瘋狂加班,只為了壹件事:避免騰訊的卸載和不兼容。

那是997年的壹個月,但是自己的努力能幫助公司不被打敗,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戰爭時期,公司燈火通明,無數同事通宵加班。

公司過道裏人來人往,董事經理也很忙。

會議室裏總能聽到討論甚至爭吵的聲音。

壹個弱小的公司在商戰下真的很難生存。

戰爭持續了壹個月,公司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騰訊發起的不兼容戰爭,幾乎是壹場落緯打擊,就像《三體》中的雙向陪襯打擊。

360除了在輿論上得到壹點點支持,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

360官網向用戶推薦其他IM軟件,也有用戶嘗試過,但很快就放棄了。

畢竟雖然用戶可以更換IM軟件,但是好友是不可復制的。

根據騰訊的統計,當時騰訊QQ和360安全衛士的重合度在60%左右,這也意味著如果兩者選擇繼續,360將失去過億用戶。

騰訊祭出“二選壹”核武器後,公司迅速撤下扣扣保鏢,也是為了結束這場戰爭。

事實上,隨著扣扣保鏢的去除,這場戰爭的導火索已經沒有了。

2010 165438+10月6日,馬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我們除了對抗和下網,別無選擇”。

2010 165438+10月15,周發表了壹篇名為《鬥不如活》的博客,再次強調了壟斷勢力利用地位欺負創業公司,甚至恐嚇消費者的觀點。

扣扣保鏢下架了,但騰訊的選擇還在執行。

據說中國VC界的投資人、360的股東之壹王功權在大選期間,在香港的壹家酒店與馬有過壹次對話。試圖調解,但馬對說:QQ是騰訊的核心價值和收入的核心。此事涉及公司基本面,不能接受任何妥協。

就在大家都以為公司要死了的時候,突然傳出壹個消息:工信部介入3Q大戰。

165438+10月20日,工信部責成兩家公司在五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開道歉,妥善處理善後事宜,確保軟件兼容和正常使用。

最終,戰役結束:360天內,用戶流失超過30%,騰訊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從戰役的直接結果來看,騰訊徹底打敗了360,用高頻、剛需的即時通訊產品輕松打敗了相對低頻、非剛需的安全產品。

不過360壹戰成名,獲得了網友的廣泛同情。3Q大戰後不久,完成上市,逃脫了可能被絞殺的命運。

騰訊也是,3Q大戰後開了反思會。變得更加開放包容,也開啟了第二次騰飛之旅。

馬在壹封內部信中寫道:

騰訊確實做到了馬花藤在內部信中所說的:壹個新的高度。

3Q大戰以來,騰訊組織了多次反思會,並邀請廣大網民參與,積極面對大眾的批評,最終實現了快速進化叠代。

今天騰訊的願景改為:用戶為本,科技為好,這也是全面發展的重要信號。

血戰過後,似乎是雙贏的結局。

3Q大戰是PC時代惡性競爭的總爆發,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歷史拐點的到來,這場戰爭對互聯網行業格局的影響幾乎為零。

3Q大戰後不久,騰訊推出微信,率先拿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頭等艙機票。

然而,在新的時代浪潮下,360屢次發起攻擊卻屢戰屢敗,最終退守安全行業。

作為壹個剛工作兩年的新人,參與壹場激烈的商戰無疑是幸運的。

這場商戰讓我提前意識到了競爭的殘酷和創業的艱辛。

和時間賽跑的感覺也刻在了心裏,對我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