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三國·王肅《孔子家語》
釋義: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壹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裏壹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壹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裏了。
這句話告誡人們必須要謹慎選擇相處的朋友和環境,要謹慎交友。
原文:故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翻譯:所以說,和品行良善的人壹起居住,就好像住在芝蘭的房子裏,時間久了就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壹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裏了。
擴展資料同義詞句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釋義: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出處: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2、耳濡目染
釋義: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形容見得多了聽得多了之後,無形之中受到影響,指受到好的影響。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翻譯:見得多了,聽得多了,就算沒有學過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