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愛心教育聯盟”宣傳單
講述
“我以為是教書,結果換了壹個學費型的輔導班。”
王麗(化名)今年大壹,是陜西Xi安某高校的學生。今年夏天,他報名參加了壹個愛心教育活動。“當時是周末,我們昨晚在自習。幾個自稱‘陜西愛心教育聯盟’(以下簡稱教育聯盟)的領導來我們班宣傳。”王麗介紹,然後,這些負責人推廣到整層所有班級,把感興趣的同學拉到壹個群裏,在群裏發布面試時間。
記者獲悉,申請“教”的學生需要提前準備好要講的內容,試講3到5分鐘,面試通過後當場簽協議。王麗介紹,雖然在場的學生來自各個年級,但基本都通過了面試。“支教聯盟”負責人介紹,支教活動為期30天,其中講座20天,報名7天,其余3天休息。雖然沒有工資,但是“包括住宿,還有報銷往返路費。”另外,在招生過程中,每天會有50元錢的宣傳補貼。
經過面試和簽訂協議,王麗被分配到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的壹個教學點,進行為期壹個月的支教活動。
7月7日下午,到達西鄉縣某村的王麗發現教學點的居住環境特別差,有的床位甚至和桌子拼在壹起。“教學聯盟”的負責人告訴大家,第二天就要上街宣傳招生了。讓王力和同伴不解的是,“教學聯盟”給學生和家長發的傳單上,居然標明了課程費用。它的宣傳單上寫著:上課時間是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7點20分,壹節課45分鐘。每節課的收費從6元到8元不等。王力質疑:教學不應該免費嗎?為什麽變成了學費型輔導班?
“陜西愛心教育聯盟”教學點
深度
數百名學生被“教書”的騙局所利用
王力回憶說,為了加強招生效果,他們還被訓練使用“演講技巧”和“技巧”。“當時負責人教我們貼廣告、發傳單怎麽避開城管,讓我們告訴家長我們是‘985’、‘211’高校的學生。”
雖然存疑,但由於課時費並沒有那麽高,在負責教學的負責人“半公益活動”的解釋下,王麗等人也沒有進壹步質疑。直到幾天後村委會的工作人員來問支教學生有沒有營業執照,這些大學生才註意到了不同。
“當時我們非常懊悔。許多村民稱我們為騙子。我們支付了學生的學費,並寫了道歉信。“王麗介紹,負責人承諾的報銷費用和宣傳補貼,此時還沒有兌現。”學生用的教室是負責人租的,但只交了押金。團隊負責人在當地被房東扣留了,我們也沒拿到錢。”在經歷了壹系列的“意外”後,王麗和同伴們懷著復雜的心情坐上了回學校的火車。
回到學校的王麗找“教學聯盟”的兩位領導要求解釋,但對方並未回應此事,還威脅王麗和同伴,警告他們不要“胡說八道”。此後,上述兩名負責人的電話壹直無人接聽。
王力告訴記者,“教育聯盟”把整個陜西省按照市壹級劃分成幾個大區,再按照縣級劃分成區。全區有8-10個教學點,每個教學點有壹名負責人,5-8名大學生作為“授課老師”。為了防止“支教老師”逃跑,有些教學點甚至會扣留學生證和身份證。“我們學校有三四百人,還有Xi安外國語學校和Xi安尤氏大學。有數百名學生參加。”
某收費輔導班被查。
作出反應
教育局:涉事公司無教學活動資質。
在“陜西愛心教育聯盟”的宣傳冊上,聲稱是2009年由多名高校社團負責人發起,活動的牽頭組織者為陜西尚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陜西尚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 10,經營範圍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組織策劃(不含演出);系統內工作(員工)培訓;教育軟件的開發和銷售。事發後,記者多次致電兩家“教育聯盟”負責人,均無人接聽。
7月10日,Xi尤氏大學團委、Xi外國語大學團委在其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賬號上,就“社會上有人通過微博向陜西省教育廳、團委反映,省內三所高校學生以支教名義參與收費支教活動”壹事作出說明:據了解,有壹個打著支教旗號,名為“陜西愛心聯盟”的自發組織。據了解,這個組織並不是高校聯合組建的教學團隊,而是民間自發組織。另外,說明書提醒學校所有學生,“不要參加這種組織”。
7月14日,記者致電漢中市教育局詢問此事。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前,經調查發現,我市部分縣、區、鎮存在“托教改收費輔導班”現象。他介紹,各區縣反饋的情況顯示,涉案的“陜西愛心教育聯盟”雇傭了壹批大學生,以教學為名,實際上開辦了收費的文化輔導班。所謂的“教學聯盟”組織,其實屬於陜西尚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公司,但不具備開展教學活動的資質”。此外,他還補充說,涉事企業“(開設培訓班)並沒有在我們教育局或鄉鎮註冊審批”。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各區縣相關部門已對涉事企業的輔導班教學點進行查處取締。“有的教學點剛開始辦學,第二天就被查處了,所以及時把錢退給了輔導班的家長。然而,壹些受騙的大學生不願意透露個人信息。目前還沒有統計出被騙大學生的具體人數。”他還透露,下壹步將把此事移交給上級工商部門,進壹步調查打著“教課”幌子參與補課的公司。
這種騙局應該嚴查,讓這麽多學生上當受騙,學校也應該反思。騙子能進入大學課堂招聘教學老師,也說明學校管理存在問題,工商管理要嚴查企業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