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是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的人。出自西漢大文學家匡衡幼時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終成壹代文學家的故事。
西漢時期,有個叫匡衡的人,他小時候很喜歡讀書。因為家裏窮買不起書,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資,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白天都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息的時候才有時間看會書,所有壹卷書常常要半個月才能讀完。
有壹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突然看到墻壁上透過來壹束亮光。他走到墻邊看了看,原來是鄰居家的燭光。
他拿來壹把小刀,把縫隙挖大了壹些,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過來的燭光讀起書來。匡衡就這樣刻苦學習,後來成為了很有學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