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和我們的生活已經變得密不可分,我們每天用它和朋友聊天、瀏覽新聞、在社交平臺發表自己的言論,這壹切每時每刻都在被記錄下來,逐漸形成網絡中另壹個虛擬的我們。
毫不誇張的說,現實中的我們有壹張記錄我們信息的居民證,在網絡上也有記錄著我們壹言壹行的虛擬身份證,它甚至比那張居民證更貼近真實的我們。壹旦我們網絡身份證上的信息被泄露,我們的隱私也將不復存在。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用的聊天軟件就是最容易引起我們信息泄露的元兇之壹。
我記得有壹次我在外面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手機快沒電了,我就截屏給她看電量,說沒電了,回去聊。就這樣幾句簡短的聊天,我晚上刷朋友圈時,在廣告欄居然神奇的看到了充電寶!在這之前,廣告欄從來都是女性穿搭、閨蜜照等。
中消協發布App個人信息泄露情況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個人信息泄露總體情況比較嚴重,超過85.2%的人都遇到過個人信息泄露。受訪者表示最擔心個人信息被利用於從事詐騙竊取活動和販賣或交換給第三方。此外,根據調查結果,App要求獲取的權限主要是獲取位置信息和訪問聯系人。
近七成受訪者認為手機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況下獲取用戶隱私權限。受訪者認為推銷廣告是手機App采集個人信息的最主要原因,占77.0%。
2011年至今,已有11.27億用戶隱私信息被泄露。包括基本信息、設備信息、賬戶信息、隱私信息、社會關系信息和網絡行為信息等。人為倒賣信息、PC電腦感染、網站漏洞、手機漏洞是目前個人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徑。個人信息泄露危害巨大,除了個人要提高信息保護的意識以外,還可以使用安全加密的聊天軟件,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不被泄露。
國內相關的加密聊天少之又少,比如15年出現的“安司密信”,現在仍沒激起多大的水花;今年羅永浩在發布會上直接開懟微信的“聊天寶”,在經歷了團隊解散後,基本可以宣告涼涼了;19年的蝙蝠,其研發團隊還在積極的開發2.0新功能。
可對比的相關產品很少,我就直接簡單介紹壹下至今還活躍的蝙蝠吧!
和所有的聊天軟件壹樣,蝙蝠是壹款安全穩定的聊天交友APP,可以隨時隨地收發訊息,與好友語音視頻通話,支持壹對壹聊天、群聊。不同的是它更註重用戶的安全:
端到端加密采用端到端加密(又稱脫線加密或包加密),允許數據在從源點到終點的傳輸過程中始終以密文形式存在。消息在被傳輸時到達終點之前不進行解密,因為消息在整個傳輸過程中均受到保護,所以即使有節點被損壞也不會使消息泄露。
在當前大熱的加密通訊應用中,加密方式分為兩類,壹類是默認端到端加密,壹類是選擇性端到端加密。可以看到國內用戶基數最大的微信並不是端到端加密。
閱後即焚開啟該功能後可以實現無痕聊天,消息在被讀後將被立刻銷毀,無論是對上司、同事的吐槽還是和戀人之間的私密話,都不怕被泄露。
截屏提醒壹旦在聊天界面截屏,無論是文字、圖片還是視頻都會收到截屏的提醒。
雙向刪除撤回很多時候我們腦袋壹熱,或是不註意就會發送讓我們追悔莫及的消息,即使我們刪除了對方那邊還有消息怎麽辦?蝙蝠支持雙向刪除撤回,而且沒有時間限制,是不是很貼心呢?
消息回執這個功能也是我壹直在使用它的理由。老實說,它沒辦法取代微信,我的大部分聯系人還是在微信裏呆著,但是蝙蝠承包了我和我最親密的人的聊天,比如家人、要好的朋友和伴侶。他們是我每天聊得最多的人也是我最在意的人,所以“消息回執”這個功能就很cool了,有了它,我發送完壹條消息後再也不用胡思亂想對方是不是故意不回讓我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