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河南省礦產資源戰略問題分析

河南省礦產資源戰略問題分析

1.能源礦產後備資源接替準備不足

(1)石油、天然氣資源潛力不容樂觀,資源形勢嚴峻

石油、天然氣是我省重要的礦產資源之壹,全省已發現油氣田28個,面積約1×104km2。經多年工作,東濮凹陷、泌陽、南陽凹陷地質勘查工作程度已較高,發現新的整裝大油氣田的可能性已不大,新增可采儲量難以彌補采出量;在周口坳陷的舞陽凹陷、襄城凹陷、譚莊-沈丘凹陷以及洛陽-伊川盆地等地有多口井見油氣顯示,部分井試也獲少量原油和天然氣,雖已預測石油遠景資源量約3億 t,但多年來久攻不克。全省石油產量從1988年的979.07萬t,逐年遞減至2000年的562.18萬t,年均遞減5.34%,其中“九五”期間年均遞減1.55%。

(2)煤炭資源開發強度大,儲采比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4,資源有效供給明顯不足

煤炭是河南的優勢礦產,全省垂深2000 m以淺含煤面積約18900 km2,約占全省面積的11%,已勘查面積約3800 km2,約占含煤面積的20%。截止2000年底,全省範圍內已發現18個煤田和5個含煤區,其中井田或勘查區283個,獲得能利用煤炭資源量260億t,約占全國資源量的2.8%;保有煤炭資源量居全國第九位。全省***有國有生產礦井113處,煤炭生產能力6,233萬t/a;鄉鎮、集體及個體煤礦2000余處,年生產能力在3000萬 t以上。從業人員45萬,其中國有煤礦37.2萬人。已形成了以平煤集團等六大國有重點煤礦區為主體,地方煤礦為骨幹,鄉村集體和個體煤礦星羅棋布的煤炭生產格局。

按照“效益規則”,對已勘查過的煤炭資源預期獲利能力的綜合技術經濟評價表明,全省尚未利用的133.33億t煤炭資源中,可以利用的經濟類煤炭資源46.86億t;可能利用的次經濟類煤炭資源60.91億t,暫難利用的欠經濟類煤炭資源25.56億t。目前地質勘查達到精查,能夠規劃建井的經濟類井田僅3個,資源量8.53億t;可能利用的次經濟類井田8個,資源量11.47億t。在我省現128處國有生產礦井和在建礦井占有的92億t保有資源量中,經濟可采儲量僅為50億t。六大國有煤炭礦業集團公司,除鄭煤集團、永城煤電集團可供建井的儲量較充裕外,義馬、焦作、鶴壁3個集團(公司)能夠建井的儲量有限;平煤集團遠景儲量雖較樂觀,但受深井建設和礦井熱害的制約。故大部分國有重點礦業集團的後備資源有效供給已嚴重不足。

(3)煤炭資源儲量結構不盡合理,河南省將成為煤炭的凈調入省

河南省是產煤和耗煤大省,在煤炭持續關井壓產的形勢下,2000年原煤產量仍達到7578萬t,連續20年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省內消費占70%以上。按照國家有關煤炭產業政策,結合我省各類性質的煤礦所占有的資源、井型、安全生產技術條件等綜合分析,至2005年我省80%以上的鄉鎮、集體、個體煤礦將被取締或自然關閉,國有煤礦將有15對礦井關閉,這兩部分生產能力約為3000萬t;到2010年,全省國有煤礦將有35對礦井相繼報廢,減少生產能力1139萬t,還有15對礦井生產能力以每年714萬t減少而進入衰老期。根據河南省經濟發展對煤炭的需求預測,2005年我省消費量將達到9000萬t以上,2010年將達到9600萬t以上。為使河南在2010年煤炭保持目前生產規模,煤炭部門規劃2010年以前需要新建礦井能力1392萬t/a,但在這些規劃礦井中,除3個精查井田外,其余均需進行地質勘查。壹個煤田從勘探到建成投產約需10a以上的周期。因此,若不及早統籌考慮部分國有大礦的後備礦山接替問題,“十壹五”期間隨著大批的老井減產、報廢,屆時河南省將可能由煤炭凈調出省變為凈調入省。

2.有色金屬礦山資源破壞嚴重

鋁土礦、鉬礦是河南省的優勢礦產,氧化鋁產量、鉬礦資源儲量均居全國第壹,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達到70.92萬t,是我國重要的鋁、鉬等有色金屬工業原料及加工基地。由於亂采濫挖,采富棄貧,資源破壞嚴重,問題十分突出。

(1)鋁土礦資源浪費與破壞嚴重,鋁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近年來,河南省鋁工業發展迅速,2000年僅氧化鋁產量已達144.42萬t,電解鋁產量41.531萬t,加上數量眾多的各類鋁材加工企業,鋁工業已成為我省工業的重要支柱產業。全省鋁土礦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有39處,鋁矽比(A/S)平均為5.5,儲量表上保有資源儲量為3.86億t。應清楚認識到,由於過去十幾年民采消耗的儲量未能統計核減,目前實際保有資源儲量約為2.8億t。其中,富鋁土礦(A/S>7)的基礎儲量為9 831萬t,經濟、次經濟儲量為6 000萬t;特富鋁土礦(A/S>10)的儲量約3 000萬t。2000年全省生產富鋁土礦礦石約400萬t,即消耗富鋁土礦儲量900萬t左右。按照河南省鋁工業發展計劃,2005年氧化鋁產量要達到280萬t,考慮山東、山西兩省鋁廠的采購量及耐火材料和磨料業的發展,“十五”期間約需7000萬t富鋁土礦資源量。即全省已探明的富鋁土礦在“十五”期間消耗殆盡還有壹定的缺口,富鋁土礦資源短缺問題迫在眉睫。

(2)企業收富拒貧、礦山采富棄貧與亂采濫挖造成鋁土礦資源破壞嚴重

造成鋁土礦資源緊缺的主要原因之壹,是采富棄貧與亂采濫挖致使資源破壞嚴重。全省礦石的回收率只在40%左右,個別地區僅有30%。按照規定,拜爾法設計A/S入爐品位為7,聯合燒結法設計A/S入爐品位為5.5,而現在氧化鋁廠壹味要求用富礦。如此收富拒貧的短期行為,直接誘導了民采鋁土礦的采富棄貧與掠奪式開采,致使富礦儲量迅速耗減,剩余的貧礦資源更難以利用,河南鋁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3)世界級鉬礦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國是世界第三大鉬資源國,河南省的鉬資源量接近全國資源總量的三分之壹,鉬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5%~6%。由於全球對鉬年需求量僅13萬t左右,市場需求有限,無計劃的超限開采,加之眾多個體小礦點的狂采亂挖,加劇了供大於求的矛盾,使欒川南泥湖這個世界級的鉬礦田未能發揮應有的效益。

3.貴金屬礦產資源已出現危機

(1)黃金資源即將消耗殆盡

河南2000年生產黃金62.4萬兩(19.5 t),黃金產量連續16年居全國第二位。目前全省金礦的保有基礎儲量僅為125 t,探明儲量幾乎全部開發利用,大部分國有礦山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資源危機。依目前年消耗資源儲量約40 t的開發速度,若不投入資金勘查尋找新的接替資源,則“十五”末期保有資源儲量將消耗殆盡。

(2)銀礦地質工作程度明顯不足

河南全省預測白銀資源量為39976.61 t,現礦探明資源儲量僅為5 146 t,保有資源儲量3 773 t。從長遠看,白銀礦可作為貴金屬礦山的接替資源。

4.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水平低

(1)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河南高鋁三石(藍晶石、紅柱石、矽線石)、天然堿、珍珠巖、各類黏土(伊利石黏土、耐火黏土、鐵礬土、膨潤土等)、冶金輔助用礦產、玻璃用礦產、水泥用礦產、石墨、玉石、含鉀巖石、巖鹽以及煤系高嶺土、沸石、矽灰石、飾面用花崗巖等在全國有重要地位。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很低,非金屬礦采選業及加工制品業的產值與金屬礦產之比為0.85:1,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經濟優勢。

(2)非金屬礦產開發的問題

目前,省內開發的主要是效益差的傳統非金屬礦產類,而新興礦物巖石原料及非傳統礦產開采量很小;非金屬礦產深加工技術水平低,產品無特色、效益差。同時,短期行為使部分有較高附加值的礦種如螢石、石墨、玉石等後備資源不足。

珍珠巖、膨潤土、沸石礦。信陽上天梯非金屬礦區的珍珠巖、膨潤土、沸石儲量巨大,礦石品質好、埋藏淺、配套全、易開采,是世界級的特大型綜合非金屬優質礦田,具備建設成為國家級非金屬礦產品基地的條件。由於缺乏統壹規劃、管理,致使開采、加工企業數量多達370余家,而均規模甚小、效益差。

高鋁三石與耐火黏土。耐火制品工業是河南出口創匯大戶,現有各類企業600余家,年產耐火材料制品270萬t,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3%。全省年產耐火材料中普通低檔產品占60%~70%,產品競爭力差。目前實際保有儲量不足2000萬t,後備資源不足;而儲量位居全國第壹的“三石”高級耐火材料資源,又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

5.部分金屬礦產和大宗農用礦產將長期短缺

(1)鐵礦本省的自給率只能維持在20%~25%

河南10.43億t鐵礦保有儲量中,礦石普遍品位低、開采技術條件復雜、選礦難度大,大多數鐵礦床近期難以開發利用。因此,全省鐵礦石將長期依賴從國內外市場,本省自給率只能維持在20%~25%。

(2)銅、鉛、鋅礦礦石產量難以滿足加工業的需求

河南銅、鉛、鋅礦產有壹定的儲量和有較大的潛力,但由於礦床規模普遍較小,礦體變化較大,礦石產量難以滿足本省選、冶、加工業的需求。本省銅、鉛的自給能力在10%左右,鋅的自給能力在70%左右,這種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

(3)磷礦、硫鐵礦、鉀礦等重要農用礦產嚴重不足

河南磷礦由於礦石質量低劣而基本不能開發利用,所需磷礦將長期依賴從湖北、貴州等省調進。省內硫礦床規模小、品位低,全省硫酸生產量所需硫鐵礦石有60%以上依賴從外省調入。河南尚未發現有鉀鹽礦床,所需鉀鹽及硫酸鉀肥全部從外省或國外購進。含鉀巖石資源十分豐富,利用鉀長石生產綠色無公害緩效鉀鎂肥的工業化生產已獲成功,但應用推廣尚需較長過程。

6.礦產勘查投入不足,找礦成果下降趨勢明顯

河南現有地礦、有色、煤田、化工、建材、核工業、武警黃金部隊和石油勘探局等多個從事地質礦產勘查的部門,有地勘職工2萬余人,技術實力強,以往找礦業績突出。但是,進入“九五”以來,由於國家投資的地勘經費相對下降幅度較大,有效投入地質勘查的經費較少,礦山企業普遍不景氣,商業性地質勘查投入不足等,地質找礦成果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八五”及以前探明礦產地898處,其中“七五”至“八五”探明礦產地110處;“九五”新增探明礦產地39處,主要是1998年前探明。

目前,國家安排開展的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是從國家角度考慮的公益性、基礎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調查項目,尚無法解決地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勘查的需求。省內礦產資源勘查計劃由於經費問題而不能安排,各地勘部門為自身發展而安排的很少量地質勘查工作,不能解決本省的資源問題。地質勘查有效投入的不足必將嚴重制約河南礦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