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夕陽樓》為何被人稱為被人稱為李商隱寫過的最傷感的壹首詩?

《夕陽樓》為何被人稱為被人稱為李商隱寫過的最傷感的壹首詩?

《夕陽樓》是李商隱寫給知己好友蕭澣的壹首小詩,這首詩寫得深情婉轉,從景入手,寫了花明柳暗、鴻雁孤飛、高樓孤立,這三景就可以感受到,詩人心中是充滿愁緒的,最後轉入內心的感慨,是觸景傷情,把讓悲情進入了更為深刻的境界

? 要徹底讀懂壹首詩,必須要了解其創作背景,?李商隱?在詩前寫了壹段?小序?,是對詩詞背景的壹個簡單概括,序雲:李商隱作這首詩的時候,得到了蕭澣被貶遂寧刺史的消息。當時,李商隱還很年輕,他投靠蕭澣當了個幕僚,因才華過人得到了賞識,敘中稱蕭澣為“所知”,就是懂我的人。

後來在唐文宗大和九年,朝廷中的蠹蟲們又開始騷操作,蕭澣壹路被貶,當年九月,李商隱路過滎陽,聽到蕭澣被貶的消息,心中壹酸,獨自走上夕陽樓,撫今追昔,故有此嘆。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花明柳暗是風景,應該在登樓之後才能看見,這兩句是倒裝句。重城是指高高的城樓,李商隱說自己“上盡”重樓,之後還要“更上”夕陽樓,按照我們對古詩詞的印象,“更上”壹層樓的原因該是欲窮千裏目,但李商隱內心是崩潰的,因為此時此景對他來說是壹種精神壓力,但又無可奈何,必須要上去。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心情不好了,想去某處散散心,但在去的時候心中又很掙紮,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做,就覺得必須去這個地方看壹下。這種狀態是非常煎熬的。李商隱登上樓後,先見到了花明柳暗,說明這是春色爛漫的時節,那應該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啊,應該是峰回路轉又壹村啊,可李商隱看到的卻是繞天愁。人的心緒是怎樣的,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樣的,李商隱此時的愁,籠罩了整個天地間。

? 天際浩瀚,卻只有孤鴻壹點,這大概是李商隱聯想到了被貶遠去、孤苦伶仃的蕭澣,是對他的同情和關懷,所以“欲問向何處”;但同時,也可能是對自己的壹種同情,“欲問向何處”也是問自己。蕭澣被貶,好歹還有自己這個好友,在夕陽樓上關懷他、同情他,可自己呢,連個關懷的人都沒有。好嘛,自己都不知道欲向何處,那可真是悠悠茫然了。

李商隱科舉中進士,名氣也越來越大,眼看著自己這壹生的好日子快來了,可他哪裏知道,這壹切看似美好的東西,是噩夢來臨之前的幻覺而已。還有更多淒婉入神的事,講伴隨李商隱今後的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