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著力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貿易平衡發展能力。圍繞提高出口質量和效益,積極擴大進口,全面實施科技興貿、出口名牌戰略,增強出口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擴大急需能源、重要材料、關鍵設備和技術進口。壹是進壹步調整出口貿易結構。在大力發展壹般貿易、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同時,努力擴大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二是進壹步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在擴大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傳統大宗商品出口的同時,努力增加具有自主創新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三是進壹步調整出口市場。在鞏固和深度開發歐美、日本、香港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努力開拓俄羅斯、南美、非洲、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四是進壹步調整經營主體結構。在繼續深化國有外經貿企業改革的同時,發展壯大外向型民營企業。五是進壹步調整進口結構。抓緊建立進口工作聯系會議制度,不斷完善重點進口企業聯系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進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工作效率,重點抓好關鍵設備、先進技術和能源資源的進口。
第三,積極穩妥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圍繞鞏固擴大境外投資合作成果,積極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促進有實力的企業對外投資,積極穩妥有效地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壹是加強支持和引導。加強宣傳引導,幫助企業充分利用國家和省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支持走出去的聯合工作機制,研究解決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促進優勢產業海外投資。依托家電、紡織服務、輕工、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建立境外生產基地,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圍繞通信、電子信息、新材料、醫藥等新興產業,推動有實力的企業探索建立海外R&D中心,充分利用海外科技和智力資源,提高創新能力、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三是提高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水平。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承接能帶動我省設備和技術出口的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工程項目。不斷拓寬對外勞務合作領域,優化外派勞務人員結構,提高對外勞務合作整體效益。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開展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不斷擴大經營主體。四是加快海外資源合作開發。加強海外資源開發和國內資源綜合利用,建立多元化、穩定可靠的資源供應渠道,重點推進與東南亞、非洲、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資源開發合作。第五,積極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建設和管理。加強服務和指導,督促廣信國際集團按計劃和規定建設“粵經貿合作區”和在尼招商引資。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上下遊壹體化、關聯度高、帶動輻射能力強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帶動更多企業走出國門。
第四,推動區域合作,提高國際和區域經貿合作水平。提升合作水平,拓寬合作領域,促進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進壹步推動區域經貿合作。壹是努力提升粵港澳經貿合作水平。全面落實粵港、粵澳合作聯絡會議商定的事項,不斷完善聯合工作機制。積極引導我省企業赴港澳投資,擴大粵港澳服務業合作成果,重點加強服務外包合作。加強協調溝通,推進粵港澳口岸合作。二是努力提升粵臺經貿合作水平。充分發揮我省臺資企業和產業鏈不斷延伸的優勢,辦好“2007年粵臺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促進粵臺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物流服務方面的合作。第三,努力提高泛珠三角地區的經貿合作水平。深入實施《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推進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建設,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品牌建設。四是努力提高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水平。用好自貿區優惠措施,擴大我省優勢產品對東盟出口,增加從東盟國家進口資源能源。同時,我們將積極擴大對東盟國家的投資,支持我國企業赴東盟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工程承包和資源能源開發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