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新設3個自貿區,分別是北京、湖南、安徽三個。
壹、前身是自由港自由貿易區的前身是自由港,在世界範圍上,自貿區多出現在臨海的城市,中國第壹個自由港出現在臨海城市?天津市,天津市早在2007年就把自由貿易區作為自己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並逐步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歷經多年努力,天津市於2013年正式向國務院提交自貿區建設方案並獲國務院通過,也標誌著中國第壹個自貿區的建立。
二、三個自貿區1、北京
北京自貿區通過加快服務業擴大、開放先導區和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北京自貿區將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支持,著力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開放平臺。
2、湖南
湖南自由貿易區將致力於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中非經貿合作先導區,最終湖南將以內陸開發的新高地姿態出現。
3、安徽
安徽自貿區將加快科技創新基地建設,集聚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三、帶來的好處這三個內陸地區自貿區的成立不僅僅給入駐該地區的企業帶來稅收上的實惠,而且隨著更多國際上的企業不斷地入駐該自由貿易區,在就業崗位上也能給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給當地人們解決就業的難題。
同時,在該區域生活的人們也能感受到進口商品的價格下降,進口商品的價格下降的幅度會在10%-30%之間,這種降價不但給當地生活的人們帶來了好處,而且可以進壹步促進了該商品的銷售,對於國家、生產者、經銷商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壹個多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