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醫療保險基金安全,2018年4月,安徽省頒布了《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約定為參保人員提供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及其人員,應當核實基本醫療保險憑證和身份證明,不得違反疾病診療常規和技術操作規程為參保人員提供過度或者無關的檢查和治療,不得以虛假住院或者虛假治療等方式騙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國家醫保局2019 1通報了8起騙取醫保基金典型案例,其中多起騙取醫保基金案件因誘導住院被查處。通報中提到,四川省達州市仁愛醫院通過免除患者自費、接送車輛、出院時贈送棉被和藥品等方式誘導患者住院,通過多項收費、虛假收費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9.03萬元。
經核查,該院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資格被取消,該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也被吊銷。公安部門依法逮捕兩人,1人取保候審。
擴展數據:
專家意見:
對此,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醫院住院零門檻,收治輕癥甚至無癥患者,“不僅違反了醫院的運營規則,也違反了醫保制度,涉嫌騙保。”
在她看來,這是壹些醫療機構在醫保制度亟待完善的情況下渾水摸魚。隨著醫保智能監控系統的引入,以及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和行政監管的逐步完善,騙保現象將會大大減少。
在衛生領域工作多年的陜西省山陽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許玉才表示,醫院之所以涉嫌騙保,與當地醫療機構過度擴張床位有關。“近年來,隨著國家醫保飛行檢查,對濫用醫保基金的打擊力度加大,這種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如果醫療機構有這種行為,那肯定是死路壹條。”
新京報-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無病理性“腦梗”,有人壹年免費住院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