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中國土地改革的內容

中國土地改革的內容

第壹次土地改革運動是指新中國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區開展的土地制度改革鬥爭。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壹項基本任務。解放戰爭過程中,東北、華北等老解放區(約有1.6億人口)已經實行了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新中國成立後,廣大新解放區則尚未實行土地改革。為了徹底實行土地改革,1950年1月24日,中***中央發出指示,開始在新解放區實行土改運動的準備工作。1950年6月,中***七屆三中全會討論了新區土地制度改革。

這就是從1950年冬季開始的那場大規模的土地改革運動。在土地改革運動中,中***中央規定的土地改革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依靠貧農、雇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鑒於解放後的新情況,《土地改革法》將過去征收富農多余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為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此外,對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護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是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把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時,采取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為了深入地發動群眾,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團深入農村,發動農民群眾,建立農會,組織農民向封建地主階級開展鬥爭,建立了城鄉最廣泛的反封建統壹戰線。

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數地區外,土地改革在全國農村勝利完成。加上老解放區土地改革,全國大約有3億多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分得了大約7億畝土地和其他壹些生產資料。土地改革的勝利,徹底消滅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農業生產力,進壹步鞏固了工農聯盟,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創造了條件。

實行土改後,白瓦房村的農民將土地視為命根子。就從現在某些地塊的名稱仍然能看出那年代的影子。如老紀大崗、白永河大崗、老溫大坡。老紀大崗的由來就是壹個實例:土改後土地歸了農民自己,雖然老紀家剛剛結婚,但他年輕氣盛,有得是力氣。雖然他分到了五畝地,不夠他幹的。他就起早貪黑地開荒,當時留傳著這樣壹句話:“紀起早,黃點燈,董聽聲。”這三個人都是年紀相仿,又都是剛剛結婚的,住的又是相鄰。又都分到了相應的土地,身上都有壹股子使不完的勁。老紀睡壹覺就醒了,醒了就拿著鎬頭下地開荒。其它兩家沒有老紀的精神頭,不是點著燈怕不知道老紀起炕的聲音,就是支著個耳朵聽老紀起身的動靜。就這樣老紀不到三年就攢下了十多畝地,並置下了騾馬各壹匹。

土改了,豐收了,農民樂了。這年春節,村裏到處放鞭炮,敲鑼打鼓,還有扭秧歌、踩高蹺、劃旱船的,熱鬧極了。北方過年,依俗要吃餃子。但從前農民窮,包了點餃子也舍不得吃。“初壹餃子初二煮,初二餃子留到破五”,待來了客人才端上餃子,把趴在窗下看客人吃餃子的孩子,饞得直流口水。這年春節,家家包了許多餃子,大人孩子總算吃了個痛快。“今兒天天吃餃子也吃得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