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合肥的IT行業發展好嗎?為什麽被稱為中國的矽谷?

合肥的IT行業發展好嗎?為什麽被稱為中國的矽谷?

矽谷,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工業園區。

矽谷是電子工業和計算機工業的王國。盡管美國和世界上其他高新區在不斷發展,但矽谷仍然是高科技創新和發展的先驅。這壹地區的風險投資占美國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壹,選擇選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數量已經增長到大約1500家。壹個世紀前,這裏還是壹片果園,但自從英特爾、蘋果、谷歌、臉書、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總部落戶於此,這裏就成了壹座繁華的小鎮。短短幾十年,矽谷誕生了無數科技富豪。

矽谷的主要區位特點是依托附近壹些科研實力較強的美國頂尖大學,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學和聖克拉拉大學的其他校區。矽谷以壹批高科技中小公司為基礎,同時擁有谷歌、臉書、惠普、英特爾、蘋果、思科、英偉達、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集科學、技術、生產於壹體。

合肥的IT產業發展剛剛起步。現在稱之為中國的矽谷還為時過早,但合肥未來的科技發展也是壹片光明。

合肥還立足於中國科技大學,中國頂尖大學,科研實力雄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直屬中國科學院,中央直管副部級體制,排名“雙壹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他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協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

除了中科大,安徽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211高校,也向合肥輸送了重要人才。不僅是這些學校。國內很多頂尖大學近幾年都會在合肥設立分校。

這些知名的學校資源會給合肥帶來寶貴的資源。

同時,在量子信息方面,國家計劃五年投入6543.8+0000億元。合肥高新區將建立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綜合園區,與中科大新校區、先進技術研究院、高新區眾多企業對接,形成產學研互補。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的規劃與定位:建設世界壹流的量子信息科學研究與轉化基地;構建中國元素與徽州文化交匯的創新平臺;構建生態與科技緊密結合的綠色家園;打造以人為本、融入王嘴湖區的城市名片。未來,量子實驗室將與東方的中科大高等研究院形成互補,必將成為未來高科技人才聚集之地。

合肥的科技產業未來主要在高新區和新站區。

合肥高新區擁有眾多知名企業,如科大訊飛、科大智能、科大國盾、賽維智能思科、華米、聯發科、新華三、美亞光電等。

作為國內最大的智能語音技術提供商,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技術領域有著長期的研究和積累,在中文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等技術方面擁有國際領先的成果。隨著人工智能浪潮的到來,科大訊飛逐漸轉型,其AI能力可以與國內互聯網巨頭相抗衡。

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實施國家新壹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啟動實施人工智能重大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BATX百度+阿裏+騰訊+科大訊飛將推進人工智能國家開源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初步考慮在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學影像、智能語音等技術方向,以百度、阿裏、騰訊、科大訊飛為基礎,建設人工智能國家開源開放創新平臺。

華米科技是華恒和小米的合資公司,也獲得了雷軍順作為資本的巨額投資。它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產品及其移動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未來將引入更多全球資源和風險投資,打造智能可穿戴領域的又壹個全新的“小米”。

未來,合肥高新區將打造中國聲谷。

2065438+2006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批準“中國聲谷”為首個國家智能語音產業集群。目前,“中國聲谷”已在全國乃至全球形成了壹定的產業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成為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的壹張新名片。2065438+2007年7月,省長李專程來肥調研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要求著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中國聲谷”,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緊研究制定扶持和促進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省經信委副主任王表示,到2020年,“中國聲谷”企業營業收入將達到6543.8+000億元,年均增長40%,引領“中國聲谷”建設。

從科大訊飛到130人工智能(AI)企業;從註重基礎研究到形成覆蓋技術、平臺、市場的產業鏈...作為國內首個定位於語音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自成立以來就專註於“聲音產業”的發展,探索在萬物互聯時代,用聲音呼喚“萬物傾聽”的大門。

合肥新站區

打造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國家級開發區和合肥最強的綜合功能新區,最終把新站區建成以“新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新區。

十壹五期間,新站區圍繞“工業立市”發展戰略,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施“新型工業、現代商貿、服務業”雙輪驅動,積極建設中國(合肥)平板顯示產業基地,狠抓“產業鏈招商”。總投資6543.8+07.5億元的BOE六代線、總投資20億元的鑫昊PDP、總投資6543.8+00億元的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總投資約90億元的藍色LED產業化、總投資80億元的海潤光伏電池、總投資28億元的彩虹光伏玻璃等重大項目相繼引進。以及日用化學品及回收、法液中散氣、SMT及內膽清洗、韓明電子SMT、辛鳴電子SMT、BOE茶谷背光、BOE半導體金屬零件加工、冠宏光電背光模組、漢博高科光學薄膜切割精達物流配送等配套項目。,總投資約6543.8+05億元。TFT-LCD用光學級聚酯薄膜:合肥樂凱工業園壹期於2008年6月5438+2月正式投產,二期主要生產擴散膜及相關高檔光學級鍍膜產品,於2009年7月正式投產。新站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以新型平板顯示為代表的泛半導體產業成為實驗區新的支柱產業,園區新型產業布局和結構進壹步優化。

在合肥新站區建設少泉湖科技園

合肥新站也在規劃這樣壹個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配套完善、生態優良的集聚區——少泉湖科技園。項目規劃以“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的生活條件、和諧的藍綠生態環境”為目標,聚焦集成電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五大產業發展方向。項目占地面積65,438+064公頃,位於新站區少泉湖西岸,涵蓋吳偉路以南、大禹路以東、西淝河路以北、臥龍路以西,緊鄰銅陵北路高架橋終點和地鐵4號線延長線。

與此同時,新站區的北航科學城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2018年首批招生。

自北航合肥科學城項目簽約以來,根據北航省委、省政府確立的“121”戰略合作布局(建設1科教壹體的合肥科學城、2個科技產業園、1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技術中心),北航與新站共同編制了《北航合肥科學》。

根據規劃,科學城項目近期計劃總投資44億元。其中,壹期將建設創新研究院,占地115畝,建築面積18.3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0億元,主要分布在微電子、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天空綜合信息網絡、通用航空、智能交通與智能汽車、醫療與工業研究院等六大研究中心。第二教學區占地896畝(包括學生宿舍、體育館等。),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約34億元,重點建設北航微電子學院、國際民航學院、創新管理學院、商學院、醫學院、合肥研究生院。

到2025年,科技城將共建1個國家實驗室,建設10個國家創新平臺,聚集100家科技型企業,吸引1000名高端人才(暫定名“江淮學者”),形成10000名學生規模,帶動1000億元產值。按照計劃,北航合肥科學城將於2018年正式開始研究生招生。微電子學院、國際民航學院、創新管理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等4所學院也在籌備中,這些學院也有望於2018年開始在合肥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