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今年6歲剛上小學壹年級,壹天放學回家很苦惱的對媽媽說:“媽媽,今天老師批評我了。但是我很冤枉。”
媽媽:“這是怎麽回事呢?”
樂樂:“因為上課的時候,坐我旁邊的同學把我的水彩筆給拿走了,我想讓他還給我,正好被老師看到我沒有在認真上課而在扯同學的衣服,所以老師很嚴厲的批評了我。”
媽媽:“那妳可以和老師解釋壹下嘛。”
樂樂:“我解釋了,可是老師不聽。媽媽,我再也不要帶水彩筆到學校去了,好多同學們都來用我的,要是上課拿我的,我就不能好好上課了,老師就會批評我。“
媽媽:“這樣啊,那妳覺得沒有必要帶就放家裏吧。”
這是樂樂剛入學幾天因為“水彩筆”事件而發生的壹件讓他有些委屈的事情,所以他決定不帶水彩筆去學校了。
可是過了壹個多星期後,壹天樂樂又有些難過的對媽媽說:“媽媽,我們班上的銘銘好厲害,他會畫金剛戰士,而且畫的特別好,同學們都很佩服他,羨慕他,都圍著他,連我的好朋友浩浩都跑去和他玩了。沒有人跟我玩,我覺得自己畫的畫壹點都不好看。”
看到兒子這麽沮喪,媽媽安慰並鼓勵他:“媽媽最喜歡樂樂的畫了,樂樂畫的很有靈氣,能將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達出來。而且我們樂樂的架子鼓打得特別好。如果我們樂樂做壹個樂於助人,關心同學的人,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喜歡和樂樂玩的。”
樂樂聽了媽媽的話,沒有那麽沮喪了。突然,他靈機壹笑,跑到房間把自己的水彩筆又重新放進了自己的書包裏。媽媽看到了,會心壹笑地問道:“樂樂,怎麽又帶上水彩筆了呀?”
樂樂開心的對媽媽說:“同學們都喜歡我的水彩筆,我要把水彩筆借給大家畫畫,這樣就有好多人跟我玩了。”
很多剛入小學的孩子們都有過像樂樂這樣的交友困惑。因為剛入小學,這本來就是孩子人生的壹個新起點和跨度;同時又到壹個新的環境,學校,老師和同學都是陌生的,內心多少會有些失落感,會或多或少的出現社交焦慮。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的觀察到孩子的壹些心理需求和變化,並給到他們壹些正確的引導,就能夠很好的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使孩子更好的和同學相處交到朋友,找到歸屬感。那家長怎麽幫助孩子呢?
壹、教會孩子認可和接納自己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優缺點,平時要多對孩子進行客觀的評價,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可以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讓孩子做的更好;孩子有些地方不足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人無完人“,不必因為自己的不足而妄自菲薄。不要拿自己的弱勢和別人的優勢進行比較,也不能拿自己的優勢去取笑別人的不足。
二、培養孩子的壹技之長,建立自信心
孩子都需要有認同感,當自己有壹項特長能夠得到別的同學的認可和贊揚時,會讓自己更有自信。
三、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是善於體察他人意願、樂於理解和幫助他人的人。這樣的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也最值得大家的信任。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四、教會孩子樂於助人,團結友善
孩子們相聚都是壹種緣分,在同壹個班級就像壹個大家庭壹樣,彼此之間關系融洽,互助胡互愛,會讓孩子們更加的開心快樂成長。
五、教會孩子懂得分享
愛分享的人,總是會讓人覺得特別的暖心,更然人容易親近和相處。
六、教會孩子表達自我
有些孩子因為性格原因,想和別人玩,但卻不好意思,就只能坐在壹旁看著別人玩。父母要陪伴孩子走出這種“困境”,多帶孩子與人進行交往,教孩子表達,逐漸讓孩子自己學會表達與人交往的意願。
七、家長做個好榜樣
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壹個積極正面的榜樣,見到孩子班上的同學和家長時要主動打招呼,給予問候。孩子看到後自然就會收到效仿,又為孩子增加在同學中的印象分。
八、鼓勵孩子多多參加集體活動
其實,孩子之間的交往是很單純和簡單的,當學校或課外有壹些集體活動時,壹定要多多鼓勵孩子參加,在活動中孩子很快就能夠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的。
小結:相信,只要爸爸媽媽能夠花些心思,教會孩子壹些與人相處的技巧,很快孩子就能夠適應新的環境,喜歡上學校,並能有壹個開心又快樂的小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