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義馬煤田()

義馬煤田()

義馬煤田分布於義馬市和澠池縣境內,東西長25公裏,南北寬2.5—11公裏,面積約150平方公裏。***有煤礦7處,為千秋煤礦、常村煤礦、躍進煤礦、南露天煤礦、北露天煤礦、楊村煤礦和耿村煤礦。義馬煤田屬侏羅紀煤田,含煤地層為中—下侏羅統義馬組,***含煤5層。其中,普遍可采者1層(底層煤2),大部可采者1層(中層煤),局部可采者3層(底層煤1、上層煤1、上層煤2)。主要為長焰煤,其次是褐煤。區內各煤層自燃現象比較嚴重,屬最易燃煤。

義馬煤田開采始於何時尚不可考。根據許多古煤窯中木制工具風化成灰粉、鐵制工具已氧化成模糊殘骸來判斷,其時間已比較久遠了。《明壹統誌》載:“……澠池……等縣俱出石炭,”表明最晚至明代,義馬煤礦即已被開采。

1913年,隴海鐵路修通至義馬,並在義馬設火車站,於次年投入運營。義馬煤炭由於可外運,生產有所發展。1916年,成立有崇實公司,在北井東南紅土疙瘩開井5口,用機器開采底層煤,至1920年停辦。1919年,豫豐煤礦公司開辦,占地2832公頃,估計儲量540萬噸。1935年,曹世祿調查了義馬煤田,在其調查報告中認為含煤層為石炭—二疊系地層,同時指出其煤炭與其他煤田不同,為易風化易燃燒的有煙煤,含硫成分高,稱為臭煤,並估算儲量約為1500萬噸。豫豐公司開辦以後生產壹直很好,至1941年***建直井7口,最高產量達每日200噸左右。除日寇侵占義馬時暫停開采外,豫豐公司營業直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沒有間斷。

新中國成立後,義馬煤礦生產日益興旺。1953年建地方國營義馬煤礦,年產原煤11萬噸,超過新中國成立前歷史最好水平。1955年起,對義馬煤田開展了普查工作,該年中南地質局及北京、東北兩地質學院實習師生測制義馬地區1∶5萬地質草圖100平方公裏,河南省工業廳煤田管理局鉆探隊鉆探12個孔,進尺874米。

1956年6月,義馬煤礦新井籌建處(工程師何栓深)與省工業廳煤田管理局鉆探隊(地質技術員孫文屏)合編了義馬煤田第壹份地質報告《義馬煤礦新井設計地質報告書》(即千秋井田地質報告),探明儲量600余萬噸。

1958年10月,河南省煤田地質局壹○四隊進入義馬煤田勘探,至1960年先後提交了幾個報告。除南露天礦報告探明煤500余萬噸外,其他報告均因受“大躍進”影響,工作程度低,提交儲量未被批準。在此期間壹○四隊除勘探工作外,壹個重大成績是根據采集的化石將含煤地層正確確定為侏羅系。

義馬煤田的主要精查報告是1963年後陸續提交的。中南煤田地質局在1963—1965年期間由張天立主筆提交了《北露天礦重新精查報告》、《義馬煤田礦區詳細勘探地質報告》;1966年,由郭熙年主筆提交了《義馬煤田楊村、孟村井田精查地質報告》。至此,義馬煤田已探明儲量6億噸左右。“文化大革命”期間,地質工作中斷。“文化大革命”後,江蘇煤田地質四隊進入義馬礦區,於1982年至1988年期間先後提交千秋、常村、躍進3個礦的延深勘探地質報告。截至1991年底,義馬煤田***探明煤炭儲量10.27億噸,保有儲量8.65億噸。幾乎全為工業儲量。

新中國成立以後義馬煤田的發展迅速,1981年建立義馬市。1985年,年開采量已超過500萬噸。1990年後,開采量達到8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