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生的人際交往情況整體上比較良好,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困擾的比例比較正常。
調查顯示,教科學院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好,但也存在壹些值得重視的問題。經調查分析顯示,64.7%的學生交際能力比較強,與朋友相處的困擾較少。23.5%的學生與朋友相處存在壹定程度的困擾。但是仍有11.8%的學生在與朋友相處的行為困擾較嚴重。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並不是十分樂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去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極為重要,所以這樣的調查結果是不大理想的。我們要努力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及交際素質,學校也要多開展壹些課外活動讓同學多壹些和人交往鍛煉的機會。
2、學生在交談方面存在壹定的困擾,不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
據調查顯示,3.92%的學生不善於交談,41.2%交談能力壹般,54.9%的學生有較高的交談能力和技巧。學生在交談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為時常避免表達自己的感受,占27.6%,關於自己的煩惱有口難言的占21.6%。可以看出學生在傾訴自己的問題時存在壹定困擾,不能輕松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難以說出自己的苦惱。而當不熟悉的人對自己傾訴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時,自己常覺得不自在的占21.6%。這些數據都體現著現代大學生在交談方面都存在壹些問題。這也體現出我們現代大學教育的壹個弊端,太過於以學習為重,忽視了學生的交際交談能力的培養,所以很多學生在這方面能力不強,這也直接影響到壹個學生的人際交往的能力和技巧。
另外,還有不少的學生覺得自己和大家在壹起時,常覺得自己是孤單壹人,13.7%的學生對連續不斷的談話感到困難,這體現出當代學生對交談技巧的缺乏,在交際中不能正確地表現自己,覺得自己孤單壹人,不能和別人進行很好的溝通。還有49%的學生在對別人的話不感興趣時,不能耐心聽完,11.8%的學生不能廣泛地聽取各種意見、看法,體現出學生在傾聽方面缺乏技巧,不會傾聽的人在交際上也存在很大的困擾,也就不能更好地處理交際問題。從整體數據顯示,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是壹個需要重視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的交談能力需要大力提高。
3、學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情況不容樂觀,交際能力需要提高。
交際與交友在大學生的生活中非常重要,調查顯示,5.88%的學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行為困擾較大,33.3%的學生在交際與交友較被動,僅60.8%的學生行為困擾較少,為人真誠、熱情,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情況並不是十分良好。數據分析顯示,39.2%的學生在和人交友時擔心別人對自己有什麽印象,33.3%的學生和生人見面感覺不自然,23.5%的學生不能新自己的儀表(相貌),這體現出學生在與人交往時不自信的現象,擔心自己的形象,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自己的表現不好,不能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在人際交往中自信是最重要的,因此學生的交際心理也應該得到鍛煉與提高。21.6%的學生在社交場合,感到緊張,3.9%的學生極易受窘,反映出大學生在社交過程中存在的壹些問題,壹些學生很明顯的不適應交際場合,不能在社交中表現自己,發揮自己。而且有13.7%的學生感到自己的煩惱無人可申述,反映出大學生在交友方面存在的問題,自己沒有可信賴的人傾訴自己的煩惱,而大多在交際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人都是無法向別人發泄自己的苦水,得不到正確的開導與安慰,積累而成。壹般來說大學生的朋友比較多,可以互相傾訴的人也比較多,但從調查數據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反映出學生在交際方面的能力缺乏。因此,學生的交際與交友壹定要引起重視。
4、學生在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困擾程度。
作為處於青春期轉型成熟的大學生,與異性之間的交往非常重要。但從調查分析來看,5.88%的學生與異性朋友交往存在較嚴重的困擾,21.6%的學生與異性交往行為困擾程度壹般,72.5%的學生較懂得正確處理與異性同學朋友的關系。
數據分析顯示,15.7%的學生與異性交往太少,17.6%的學生與異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處,7.8%的學生與異性來往感覺不自然,反映出大學生在與異性交往上存在壹些問題,作為青春期想成熟過渡的大學生,和異性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但學生感覺和異性交往過少,體現出現在早期對學生的學習為重,不能早戀的教育思想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學生把和異性交往看成是早戀趨向,因此也時常會避免和異性親密交往,因此也就會缺乏和異性交往的經驗。而且,有部分大學生,對異性感覺比較神秘與好奇,所以感覺和異性之間存在著隔閡,不能正確處理和異性來往的問題。
通過這次大學生人際關系狀況的調查,使我們看到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的優點及不足,也讓我們了解到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和存在的問題,並且也認識到我們應對大學生交際問題所要采取的壹些措施。總體來看,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與技巧比較良好,且能較正確處理交際問題。綜合分析可知,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面仍存在壹些問題。人際交往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社會應為中學生們營造壹個良好的環境及對他們的人際交往問題給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