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不包括法學專業的學生。他們應該遵循教學大綱和教材。)
初學的時候,要培養和鞏固對法律和法理學的興趣。這是壹門枯燥、復雜又極其現實的學科,興趣是最好的動力。不堅持下去,要麽半途而廢,要麽成為業余愛好者。
第壹,法理學不應該壹開始就學。
很容易迷茫,進而失去興趣,導致放棄。法理學是法律的靈魂,但妳最好有壹些法律思維,才能去接觸它。
普通人和法律人的是非判斷、道德標準、思維方式都不壹樣,妳會慢慢明白的。
有些事情在法官看來合乎邏輯,但公眾卻覺得不可思議;有些事情對公眾來說很正常,但法官卻無所適從。因此,國內壹些法院嘗試借鑒國外的陪審團制度,在壹些民商事案件中,聘請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協助法院分析壹些“常識”問題。
第二,刑法。
我推薦妳讀的第壹本書,張明楷的《刑法》,也就是俗稱的《皇太後》。
刑法可以激發大家的正義感,強化妳的興趣,增加自學能力,這對自學法律的人來說太重要了。
而且刑法不難,可以自學。這本書篇幅很長,內容詳實,思路清晰,是國內刑法著作中最好的壹本。
如果妳搞不定這本書,那就沒必要學別的書,根本不適合學法律。
第三,刑事訴訟法。
北大出版社的紅皮書教材,在網上隨便搜了壹下就找到了。刑法之後是刑事起訴,思路連貫,簡單易學。
第四,憲法法律。
這樣也比較容易引起興趣,妳肯定會很想了解中國的部門組織。
當然,這只是冰山壹角。憲法是根本法,是其他壹切法律的“祖宗”,必須學。
憲法書誰都可以看,但要註意書的版本。2018中國通過了最新的憲法修正案,有些憲法書沒有修改,所以比較舊,不應該看。
(其實妳要註意每本書的版本,新書盡量多買。畢竟法律每隔壹段時間就會修改,舊書夾雜著過時的內容。)
第五,行政法或者行政訴訟法。
遵循憲法是連貫的。這兩本書妳隨便看壹本就可以了,有些還是同壹本書裏寫的。
在生活中看似有用,其實沒用(人民群眾的控告成功率閉著眼睛都能想到),略知壹二。
第六,經濟法概論。
這本書可以為妳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它涉及公司法、合同法、稅法、票據法、保險法、知識產權法、勞動法等等,幹貨壹大堆。
如果問,為什麽現在排在“經濟法概論”的位置?因為太復雜了,剛學法律就要把這麽多東西往腦子裏塞,很有必要搞糊塗。
既然妳已經掌握了刑法、刑事訴訟法、憲法、行政法(或訴訟),那麽在頭腦中建立起壹個框架後,學習經濟法概論就容易多了。
第七,民法和民事訴訟法。
與生活息息相關,但是自學比較困難,所以直到現在才接觸到民法和民事訴訟。
第八,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
這四本書是跨學科的(法律和歷史),有興趣可以看看。
其實自考和全日制法學本科都有這四門課(有時候也是法學專業的課程)。
如果妳是學歷史的,可以跳過這些書。
第九,國際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概論。
對於前者,妳已經有了憲法和刑法的基礎。
對於後兩者,妳學過民法概論和經濟法。
有木有太容易了。
第十,“律師與公證制度”和“法律文書寫作”
妳不能當律師。現在司法考試的門檻變高了,但是這兩本書還是有用的。
也許有壹天我也能給自己寫壹封律師函,攢下1000元不成問題,哈哈(雖然律師函沒那麽好寫)。
第十壹,現在可以看法理學等法律了。
妳有法學學士學位,壹個法律人應有的思維和理性(雖然妳暫時還不能成為法律人),知法守法是沒問題的。
當然,如果妳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也可以報名自考。大學的時候壹定上過公* * *課。各省都有自考免試的政策。壹般成績合格的公* *班是可以免考的,直接上法學專業課就好了。
自考其實就是督促妳學習,考驗妳的毅力。妳得有堅持下去的理由。這些都過了就可以拿第二文憑了。如果之前沒有學位證,還是可以借此機會拿到學位證。在這個世界上,再多的證書也不會把妳壓垮。
前面說過,法律是壹門極其現實的學科。現實這個詞的意思是,妳不僅要學習法律,還要學會如何利用好法律來保護自己。
壞人很狡猾,所以妳比壞人更狡猾。
至於如何買書,可以去網店找。養狗人和天貓都可以,也可以找認識的學過法語的朋友借書。
盡量不要壹次買完所有的書。不如買壹本看壹本,這樣不會增加太多的心理壓力(看厚厚壹摞書必然有壓力),省錢(萬壹堅持不下來),最重要的是這些書足夠妳讀三四年以上。在此期間,我國可能會修改法律,教材也會相應修改。妳壹開始買了很多書,現在買新書就不好了。這是壹個兩難的選擇。
(如果不怕辛苦,可以去實體書店,但是教材在書店不好找。)
在此,祝妳學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