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已成為當今世界數字經濟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牛場應用信息技術在國外早已盛行,目前部分國內企業也已開始使用。
(1)牛場日常工作的安排
在以往牛場管理工作中,大多是技術管理人員依據肉牛不同生理階段的需要去安排日常任務,工作量繁重。現在通過計算機自動化管理後,每天牛場的任務就可以壹目了然。計算機用幾十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對1000頭牛的任務安排,打印輸出後即可分發到各部門去執行,完成後的任務報告再反饋給計算機,以修正每頭牛的進展情況。牛場任務的確定,是依靠在計算機中存放的每壹頭牛的詳細檔案,以及牛場在運行計算機軟件前,通過人機對話告訴計算機牛場在管理上需要的各種參數,以及相關公牛資料。計算機就是依據這些參數及相關資料,對每頭牛進行辨別、運算,最終確定當前任務。所以,收集與跟蹤每頭在場牛的信息十分重要。
(2)牛場個體牛的事件管理
牛場信息管理系統十分重要的壹件工作,就是把肉牛壹生在它身上發生的或產生的壹切原始的重要信息采集並記錄下來。在牛身上發生的事情用“事件”來描述。比如肉牛從出生、斷奶、發情、配種、妊娠、產犢……直到淘汰、離場、死亡等結果,這壹切都是在牛身上發生的事件。對這些事件的管理是壹個信息事件管理軟件的基本功能。在這些功能中,牛從出生命名、牛號,到建立檔案(包括照片及系譜資料建立)等,都由計算機自動建立壹張基本信息卡。除了基本資料卡外,還有更詳細的事件,都需要建立在牛的資料數據庫內。資料越詳細對牛場的管理也越能做到精細。肉牛數據庫保留的是牛身上發生的最原始資料,肉牛事件是肉牛資料庫應該收集的重要信息,其中包括照片、斷奶、發情、配種、妊娠、復檢、驗胎等。這壹系列的信息都為今後牛群進行整體性能的分析,以及管理上的輔助決策做前期的數據準備。除了重要的事件信息以外,牛場的信息庫還應該收集管理上所需要的其他各類信息。如牛場壹線員工的相關信息、奶品質方面的信息、牛場各類物資的進、銷、存、調信息(如凍精、藥品、飼料),每日的環境信息等。這些信息都與管理上的輔助決策有著密切的關系,使輔助管理決策更為精確有效。
(3)牛場生產管理
采集大量事件信息與輔助管理上的信息,其目的是為了指導生產。肉牛群的月齡、體重、體況、胎次、環境及溫度等信息在飼養管理系統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①飼養管理與飼料配方:有專門的飼養管理與飼料配方軟件。該軟件在為肉牛提供飼養生產管理時,首先是在肉牛數據庫查詢與飼養相關的那些數據,然後再提取飼養方法庫中的牛群分群模型,針對整個牛群進行自動分群。計算機會輸出牛群分群報告、牛調動報告。飼養員可對牛調動報告中的肉牛進行牛舍調動,同時計算機又逐壹對分群後的每壹群體套用對應的肉牛飼養標準進行日糧配方。在日糧配方中,計算機還可實現人機互動,技術人員可修正計算機自動計算出的配方,直到這壹配方滿足某壹群體牛的日糧營養需要為止。這樣,計算機即可將這壹配方輸出到全混合日糧發料車或輸出給配料間,同時計算機又保存了這次的配方。經過實際飼餵反饋的肉牛生產性能信息,還可驗證配方效果和在下次做配方時對某些參數進行修正,直到滿意為止。經過幾次修正,即可將此配方提升到配方模板庫內進行長期保存,以備後用。若有大量的配方模板,也可在配方時立刻調用模板庫裏某壹牛群的配方模板庫內備用。計算機飼養管理軟件系統,再配合自動個體補料機即可完成牛場的精細飼養。計算機系統除了以上重要功能外,還可加強飼料倉庫的管理。計算機可隨時根據庫存量的變化輸出采購清單,輸出推薦優先使用的飼料,輸出將到保質期的飼料等。這壹切都對企業管理帶來極大的方便,提高牛場的管理水平。在此,特別提及的是飼養管理系統壹個重要的提示是投入與產出。計算出的配方投入產出是否合理,還需有評估報告。
②繁殖育種:這壹環節壹般由四大分系統組成。A.掌握肉牛的系譜資料;B.公牛的後裔測定詳細情況;C.肉牛的外貌線性鑒定的資料;D.肉牛的產肉量、肉的質量等指標。
在肉牛資料庫中記錄有每壹代牛的系譜關系,十分詳細。這樣壹個系譜檔案可為選配提供近交系數指標是否超值、是否可使用該預配公牛的參考。計算機同時記錄每頭肉牛體型外貌的線性評定結果,這樣便於了解牛群需要改良的體型外貌情況,從而可選擇適合的公牛凍精來改良肉牛外貌方面存在的缺陷。
③肉牛保健:計算機系統通過監控肉牛體溫和體細胞數據的變化,即能了解牛群的健康水平,早發現早治療。此外,牛的疾病診斷、牛的病理資料等重要情況,都能通過計算機處理。
現代牛場在生產管理中每個環節逐步被計算機技術滲透,肉牛飼養也將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