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聯總裁傅軍是個善於總結的人,所以才有了今日的新華聯集團和新華聯文化。
知道傅軍的人群,絕對沒有知道“超女”李宇春的人群規模大,但是傅軍他們卻是當今喧囂和浮躁背後的那些沈默力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壹。傅軍所領導的新華聯集團成立17年來,橫跨陶瓷、化工、酒業、地產、汽車、城市燃氣等多個行業,新華聯也成為那些崇拜多元化的學者用來狂“拍”反對者的“磚頭”。“新華聯的成功就在於多元化。”傅軍自己也堅持。
傅軍進入多元化並不是盲目的,壹旦他決定要進入壹個新行業時,總是事先把這個行業的優秀人才挖到手,然後組建壹個團隊,“用最小的成本進入”。企業家身上都具備壹定的賭性,傅軍也不例外。雖然傅軍至今都不會打麻將,但是他說“我不小賭,我要賭就大賭”。很多時候,傅軍賭得很成功。去年8月,我在采訪他時,傅軍說到得意處,會很開心地說:“我要表揚壹下自己。”
在近兩個小時的采訪中,傅軍壹***自我表揚了三次。看得出來,傅軍這個“大賭客”,既搖色子又開盅地掌控了商業裏的很多機會。
有個港商於1993年就在北京通州買了壹大塊地,直到2000年依然沒有開發,地上的拆遷項目也沒有完成。港商遲遲不開發的主要原因就是認為這個地方沒有賺錢的可能,時間又要到期了,就想轉手。傅軍得到這個消息後,非常興奮,動用多種關系,終於聯絡上對方,最終得到了這個地塊,開發了京東著名的樓盤新華聯家園和新華聯錦園。
傅軍說他當時的判斷是,這裏到北京CBD商圈不是很遠,壹旦輕軌和城市快速線完善後,從這裏到北京城非常方便,這裏應該屬於黃金地段。是多年的地產實踐經驗,也是他的商業直覺讓他做出了這種判斷,並“賭得很成功”。傅軍第壹次表揚自己。傅軍的眼睛不大,可是妳卻不能懷疑這雙小眼的超高眼力。目前,新華聯集團的東嶽化工已經是行業冠軍,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而當初傅軍決定收購它的時候,它卻面臨倒閉,差不多要解散了。在傅軍收購後,輸入了新華聯的文化和管理理念,很快就讓東嶽化工翻身。傅軍拿收購東嶽化工這件事情又給自己胸前貼了“壹朵小紅花”。最近,東嶽化工將獲得總額超過10億元的國際機構的投資。為此,傅軍可能又要得意壹小陣子。
而他做得很艱難的壹件事情,也是最難得到的“壹朵小紅花”,卻是避免了新華聯集團的家族化。傅軍的兄弟姐妹現在沒有壹個在集團工作。提起這點,傅軍非常得意,“企業初創時,由於找不到人手,自己的親戚朋友可能會參與進來,但是壹旦企業上了臺階,親戚朋友有可能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這時候就需要動手術,這是壹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傅軍其實還有壹件事情沒有拿出來表揚自己,那就是他把自己在集團70%的股份稀釋到32%,把多出來的股份廉價賣給公司高管。傅軍說:“說實在的,誰想給人家?那些都是錢啊,誰願意把自己的錢給別人?”可是,事業要發展,妳必須這樣做,因為“人力資本遠遠比貨幣資本更重要”。
為了體現人才的價值,新華聯有壹套很強大的激勵機制,傅軍說,集團裏肯定有不少千萬富翁,而且百萬富翁至少有300個。讓員工百萬、千萬起來,這是讓傅軍得意又高興的事情。他說:“壹個企業要感激員工為公司做貢獻,要讓員工分享公司成功的喜悅。”因此,企業領導要說話算數,哪怕說錯了也要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