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清朝時,哈爾濱叫什麽名稱?

清朝時,哈爾濱叫什麽名稱?

叫“田家燒鍋”鎮

據史料記載,中東鐵路修築之前,這裏就形成了安埠大街和十幾條街巷,出現了工商企業,有壹千余住戶,四千余人口,成為東北重鎮之壹。香坊的前身是田家燒鍋,田家燒鍋十九世紀初葉就已經存在。中東鐵路局曾將其作為大本營,稱其為老哈爾濱,香坊火車站最初的名字就是“老哈爾濱驛”。

田保輝和田炳輝這對兄弟是山東半島黃縣人。

他們的祖先因壹場轟轟烈烈的世紀大移民

——清朝至民國的“闖關東”運動,

來到東北開荒,在黑土地上開始新生活。

1805年,田氏兄弟壹家六口人

來到松花江南岸的松嫩平原,

看中了哈爾濱所在的水草豐美的黑土地。

哈爾濱曾被叫做上京,

是金朝第壹個都城所在地。田氏兄弟向壹個叫溫八秧子的旗人

租借了3000多畝地,

開墾出耕地,在上面種滿了高粱和小麥。

黑土地給他們的回報是豐厚的,

很快,他們就收獲了許多糧食。

田氏兄弟不是普通的農民,

他們壹眼就看出,

此處豐富的高粱和小麥天然適合制作酒曲。

更何況,他們還有祖傳的手藝——釀酒。

他們辦起了哈爾濱有史可查的第壹家釀酒作坊

——名為“永興德號”的白酒作坊,

後人也叫做田家燒鍋。

田家兄弟的手藝,得自魯酒的傳承。

以紅高粱為原料自制大曲,

經過兩輪固態發酵和高溫蒸餾,精釀而成。

松花江水源頭是長白山上的雪融水,水質極好,

加上黑土長出的高粱十分優質,

因此釀出的白酒口感醇厚,回香悠長。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燒鍋,

酒可以喝,酒槽還可以餵豬和羊。

對那個時期的小手工業者來說,

恰恰是最合適流通的商品。

“永興德號”燒鍋十分暢銷,規模不斷擴大,

竟然形成了壹片面積幾萬平方米的大莊園,

內有壹百多間房,

可以滿足制曲、窖池、燒鍋、

酒窖、倉庫、住宅的需求,

這就是田家大院。

燒鍋業火起來了,

吸引了大量從事農業種植和經營燒鍋的人口,

出現了李家燒鍋、徐家燒鍋、廣成來燒鍋、

天增源燒鍋、福昌號燒鍋……等等。

到了1880年,田家燒鍋周圍已經形成了瓦盆窗、

柞樹林、王家店、王惠屯等多個村屯,

占當時總人口的三分之壹。

漸漸的,北方重鎮——田家燒鍋鎮出現了。

田家富到什麽程度?因為成天被劫匪惦記,

不得不修起高大圍墻,四角豎起放哨的炮樓,

到了1895年,田家還因為不堪其擾,

壹度關閉過“田家燒鍋”。

四年後,俄國人在黑龍江修建中東鐵路,

花了8000兩白銀,

購買了田家大院32間房,作為工程局駐地。

人口密集的田家燒鍋鎮讓他們很吃驚,

稱這田家燒鍋鎮壹帶為“老哈爾濱”。以田家燒鍋舊址為據點,

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出現了。

之後,便出現了現代哈爾濱城的雛形。

1903年7月14日,隨著中東鐵路的全線通車,

哈爾濱這個名字正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