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饕餮”是指①傳說中的壹種貪殘的猛獸,常見於青銅器上,用作紋飾,稱為饕餮紋②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呂氏春秋·先識》③貪吃者或性情貪婪的人
2、讀音是[ tāo tiè ]
1、近義詞:貪饞 饞嘴
2、釋義: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壹種神秘怪物,別名又叫麅鸮,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人們壹般稱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雲氏之子,而不是某些小說中所說的龍子。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遠在二裏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出現。饕餮在遊戲、小說、漫畫、影視作品中也均有相關形象。
3、饕餮組詞 :饕餮盛宴、饕餮之徒
4、造句:①中國的饕餮之徒真不少,看飯店裏的飯菜就知道了。②給予您視覺和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參考資料
百度漢語:/s?wd=%E9%A5%95%E9%A4%AE&from=zici